1.阿里,阿里…… ――我的援藏随笔

措勤 天气_措勤天气预报

证件

1、出发前确认证件齐全。、驾驶证、行驶证、边防证等。

2、如果要去墨脱、珠峰、樟木等地是需要办边防证的。

3、边防证最好在出发前在各自的户口所在地的出入境处免费办理。虽然在西藏日喀则、林芝等地也可以办理,但是手续相对复杂,如果要在拉萨办理最好的办法是找旅行社,费用大概在¥100~200之间。

携带物品

1、携带衣物:冲锋衣、羽绒、防水鞋、排汗保暖内衣、一次性内衣裤、备用鞋、拖鞋等;

2、卫生用品:洗漱包、毛巾、洗发沐浴液、润唇膏、保湿面膜、湿纸巾、纸巾等;

3、户外用品:背包、雨具、保温瓶、电筒、打火机、餐具、睡袋、帐篷、灶具等

4、防晒用品:防晒霜(50SPF PA++以上)、帽子、太阳眼镜等;

5、各类器材:手机、相机、单反、三脚架、备用电池、电脑、读卡器、多用插线板等;

6、各类食品:干粮、巧克力、泡面、水果、水、零食、口香糖等。

路线一

阿里南线8日

01D1:拉萨—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日喀则

02D2:日喀则—拉孜—萨嘎

03D3:萨嘎-玛旁雍措—拉昂措—塔尔钦

04D4:塔尔钦-扎达土林—古格王朝—札达

05D5:札达—冈仁波齐神山—萨嘎

06D6:萨嘎-佩枯措—西夏邦马峰—老定日—珠峰大本营

07D7:珠峰—绒布寺—乌拉山—拉孜—日喀则

08D8:日喀则—扎什伦布寺—雅鲁藏布江—拉萨

路线二

阿里大北线13日

01D1:拉萨—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日喀则

02D2:日喀则—定日—珠峰大本营自理自理珠峰大本营:是指观看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生活地带

03D3:珠峰—希夏邦马峰—佩枯措—萨嘎

04D4:萨嘎—仲巴—帕羊— 马攸桥边检站—拉昂措( 湖)—玛旁雍措-----冈仁波齐神山---塔尔钦

05打:塔尔钦—札达 —古格王朝—扎达

06D6::扎达→皮央石窟群→狮泉河

07D7:狮泉河镇→革吉县→雄巴乡→亚热乡一仁多乡

08D8:仁多乡→昂拉仁措→仁青休布措→塔若措→扎布耶措→措勤县

09D9:措勤→扎日南木措→当惹雍措→达果尔雪山一文布南村

10D10:文布南村一文布北村一尼玛

11D11;尼玛一达则措→赛部措→色林措一班戈措→班戈

12D12:班戈→扎西半岛(纳木错)

13D13:纳木错→藏北草原→当雄羊八井地热田温泉—圣城拉萨

路线三

全景环线7天

01D1、拉萨一思金拉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索松村)

02D2、索松村——拉姆拉错——加查或泽当

03D3、泽当或加查——雍布拉康——羊湖——卡若拉冰川——浪卡子或日喀则

D4日喀则——珠峰——绒布寺——大本营

05D5大本营——扎什伦布寺——日喀则

06D6、日喀则一大竹卡——尼木草原——纳木错

07纳木错——羊八井——拉萨

大昭旅游林芝山南经典环线旅游攻略?

打破传统,突破常规,2019林芝桃花节经典环线再现升级版!!

住索松村赏桃花观星空下的南迦巴瓦

三大桃花村全含(嘎拉桃花村+索松村+吞巴村)+沿途景点一网打尽+吃、住、行全面升级!!!

第一天:拉萨---米拉山口---巴松措---林芝

早餐后乘车沿林芝东行,经达孜县、墨竹工卡县、到达拉萨市和林芝地区的分界线—米拉山口,过山口沿尼洋河一路下行,西藏的江南风光顿时呈现在你面前,舒缓富饶的邦杰塘草原、绿树成荫美丽的尼洋河美景会让你不禁感叹:古老苍凉的西藏居然会有如此一块风水宝地!前往—巴松措,,镶嵌在高原上的翡翠明珠,藏语意为“三岩三湖”,完全被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所包围。继续行走318国道,傍晚时分就到达了目的地——林芝。入住酒店用餐休息。

第二天:林芝---鲁朗林海---嘎啦桃花村---索松村(观南迦巴瓦、赏桃花、跳锅庄、星空体验)

早餐后从八一出发,途经色季拉山,远观冰山之父南迦巴瓦峰,沿途欣赏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林海, 后去到中国最美乡村---嘎啦桃花村,嘎拉桃花村位于林芝八一镇东南侧大约5-6公里处,靠近嘎拉村附近,沿着尼洋河畔两侧的田园和山丘上,有大片密集的桃花盛开,一簇簇装点在碧绿草上,风光醉人,也是摄影师们的最爱。后前往摄影师的终极之地--索松村入住休息。

第三天:索松村—雅鲁藏布大峡谷(近观南迦巴瓦峰)---卧龙奇石—加查

早餐后游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到达景区后换观光车参观大峡谷景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峡谷内拥有中国最美的雪山南迦巴瓦峰、尼洋河风光带、大渡卡古堡等高原极致美景;爱好猎奇的游人还可造访散落于峡谷的工部藏族及门巴、珞巴族,一睹自然和历史在此留下的千年印记,也可亲临雅鲁藏布江畔,观澎湃江水,听峡谷轰鸣,领略闻名于世的雅鲁藏布江一号和二号大拐弯;南迦巴瓦峰被誉为“中国十大名山之首”,其巨大的三角型峰体终年云雾环绕从不肯轻易露面,传说南迦巴瓦是因为砍下了兄长加拉白垒峰的头颅而羞于露面,从而终日云雾缭绕,难见真容参观完以后大峡谷内用自助餐,之后经过卧龙奇石前往加查。

第四天:加查—达古峡谷—桑耶寺(西藏第一座寺庙)—羊湖—拉萨

今天是我们整个行程的最后一天,早餐后乘车途径达古峡谷前往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

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随后到达的---羊卓雍措,西藏

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

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其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

码字不易,喜欢作者文字的可以点个关注哦,公号将会不定期推荐。

阿里,阿里…… ――我的援藏随笔

本次“日环食”非常接近全食,太阳剩下的一圈金边儿会非常细,所以本次“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环食”。根据气候条件和天气状况等分析,我国西藏等地将成为此次日环食的最佳观测地。

想要更好观测到日环食,首先要位于环食带区域。此次日食,西藏阿里普兰县(霍尔乡、西藏阿里措勤县、四川宜宾市、四川泸州市、贵州赤水市、贵州铜仁市、湖南怀化市、湖南邵阳县、湖南耒阳市、江西赣州市、福建龙岩市、福建漳州市、福建厦门市、台湾嘉义市都将处于环食带中心区域。其他地区,如北京,只能观测到日偏食。

日环食观赏预报图

国家空间天气预报台副台长郭建广介绍,专业的太阳观测对大气稳定程度、大气的透明度要求较高,如果风太大、污染严重,将会影响仪器成像效果。结合天气预报,6月21日,西藏自治区的观测条件最好,天气好、海拔高,是最佳观测地点。

年最美金边日食

时间:6月21日下午

直播入口小编提醒:搜索关注广州本地宝(ID:bdbguangzhou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回复日食,即可获得金边日食直播入口、观测时间、观测方法、观测地点等相关信息!

套用《北京人在纽约》的那句话,

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阿里,因为那里是地狱;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阿里,因为这里是天堂。

阿里,阿里……

身体在地狱,眼睛和心灵在天堂。

不知道是怎样的因缘际会,让我那么毅然决然地做出援藏的决定,远离家乡和亲人,远离9岁的儿子,来到了万里之外的西藏阿里。

克服着4500米海拔、缺氧、天气干燥带来的身体不适--头痛、心慌、气喘、掉头发、耳朵和鼻子充血、视力下降……

克服着精神上的孤独,伸手欲抱我可爱的儿子而不得,从他出生以来,我还从来没有离开的这样远,这么久……

忘不了,刚到阿里一周,某天晚上晚餐时看到少儿频道的节目,突然想起儿子,情不能自已,泪水奔流,回到宿舍后一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从19点哭到凌晨1点,眼睛肿到无法见人……偏偏那晚,阿里广电局和阿里广播电视台的领导先后到宿舍看望,情绪失控的我肿着双眼不停流泪的糗样被他们看到……

我后悔了吗?并没有。

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我不想说什么豪言壮语。

既然选择了,就要付出。

是的,刚开始我对于到阿里援藏没有任何想法,因为通知上写着“女主持人,年龄40岁以下”……

阿里,对我来说是很遥远而模糊的地方。看到“阿里”二字,脑海中浮现的除了孔繁森,就是19年曾在阿里电视台援藏的原我台播音部副主任白岚……

后来,当我得知放宽年龄条件时,一个念头忽然产生,我要报名!

是作为一名党员的担当?是对播音主持工作的热爱?是对圣洁高原的向往?是不甘平庸挑战自我?还是……我也说不清楚。总之,一股豪气、一腔热血激励着我报了名。

其实,做出援藏的决定,我也经历了剧烈的思想斗争。从4月18日报名,到4月27日出发去西藏,十天的时间却觉得像一两个月那么漫长,内心所经历的煎熬只有自己知道。

最初的“我要去西藏”的澎湃过后,各种担心和焦虑使我夜不能寐……体检时“心脏瓣膜轻度关闭不全”的结论让我忧心忡忡。虽然医生说这个年龄出现这个问题很正常,不会有影响,但是自己还是难免有顾虑。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万一身体不适应心脏出现问题怎么办?

一直以来都是夫妻两人带孩子,老人岁数太大,身体也不好,我去西藏了,老公一个人带孩子能否吃得消?没有我的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会不会受影响?加上儿子一声声追问“妈妈,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你不爱我了吗?”更是让我心痛如绞,怀疑自己是否太自私……

去西藏之前的那几天,我每晚辗转反侧,思虑万千,有时甚至会冒出放弃援藏的念头……

刚开始我还不敢跟母亲说援藏的事,没想到,将近80岁的老母亲得知消息却非常支持我。她是一名老党员,一辈子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工作。她说,去西藏支援工作挺光荣的,别辜负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好好干!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最终,我克服了来自家庭和自己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诸多问题,作为河北省第五期短期援藏专业人才,与来自全省各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29人(有2人为长期援藏,短期援藏人员中女性4人,2人为第二次短期援藏),跨越千山万水,飞跃山河湖泊,行程近万里,来到西藏。

第一站来到拉萨,这里海拔3600米,比阿里海拔低一些,从平原来到高原的我们初步适应一下。

没想到,刚到拉萨就来了个下马威,除了觉得轻微头疼外,我和另外两个援友还出现了低烧症状(37度),还有人胃不舒服等。来之前就听说在高原感冒容易引发肺水肿,所以,出现低烧着实有些害怕。组织上请来了医生,开了一些感冒药和退烧药,我们都赶紧吃药,睡觉,不敢随意走动。好在,第二天我就退烧了。

在拉萨休整两天。4月30日,第二站到达阿里。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和我国的最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通外道路山口近60条,形成祖国西南边疆的一道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这里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脉等山脉汇聚之处,雪山层峦叠嶂;同时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湖泊星罗棋布,素有“千山之祖、万水之源”之称;文化源远流长,是古象雄文明和古格文明的发源地。

阿里地区现辖普兰、札达、噶尔、日土、革吉、改则、措勤7县,面积为3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4万,有藏、汉、蒙、回、维等27个民族,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

面积为18.88万平方公里的河北省总人口为7400多万。阿里面积将近河北省的2倍,人口却只占河北省总人口的0.15%,两相对比,可知阿里是名副其实的地广人稀。

我和来自保定、秦皇岛、霸州广电的3位援友对口分配到阿里地区广电局下属的阿里广播电视台和农村**管理中心。

阿里地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下辖地区广播电视台、地区调频广播转播台、农村**管理中心、地区新华书店等4个事业单位。

阿里广播电视台成立于1983年,目前仅有综合频道一个频道,以“新闻立台、专题强台、制度建台、创新兴台”为战略目标,共开辟《阿里新闻》(汉、藏)《对话阿里》《阿里大讲堂》《鸟瞰阿里》《清风阿里》《天气预报》《跟我学》(藏汉双语)《今天,我朗读》《藏西我家》等10档栏目。

这些栏目受到了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喜爱,在藏西边境地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打牢了阿里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的基础。

阿里台目前在编人员34人,加上长期援藏人员、公益性人员、志愿者和聘用人员等总计46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是阻碍阿里台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

阿里地区广电局和阿里广播电视台求贤若渴,爱惜人才,对援藏人员厚爱有加,给我们四个人安排的宿舍是台里最新的楼房,家具、电视等也都是新买的。局台领导们和台办公室主任经常过来嘘寒问暖,送水果、牛奶等食品,有什么问题都及时解决。

阿里地区天气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基本没有夏季。有人调侃说,阿里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冬季最低气温-41度,夏季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0度。

5月的阿里,阳光那么充沛,紫外线那么强烈,却又那么寒冷。穿的是羽绒服、毛衣、冲锋衣、厚大衣等,室内没有暖气,电暖器、电褥子、厚被子、毛毯纷纷上阵,一个都不能少。

这儿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高反陪伴,偏头痛如影随形,感觉如同孙悟空带着紧箍咒,心跳经常在100以上,血氧含量70多到80,手指甲、嘴唇都是紫的。每天早中晚吸氧成为比吃饭还重要的事情。

物价贵,买点东西吃个饭都要比内地贵好几倍;天气干燥,每天要开加湿器,拖地、往地上泼水,敷面膜也是每天的功课;即使有防晒霜、帽子、眼镜、口罩等重重防护,两颊依然晒出了高原红;而每晚对亲人的思念,更是一点点啃噬着心灵……

高原地区最怕感冒,因为会引发肺水肿等,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感冒绝非小病,这里的人都说可不敢感冒。我们也被千叮咛万嘱咐,一个月之内一定不要洗澡、洗头。

来自秦皇岛台的援友杨洋刚来没几天,就因为洗头着凉导致感冒,发烧、咳嗽几天后引发了轻度肺水肿,在阿里人民医院住院十几天,进行输液、高压氧舱等治疗。

到医院看望时,他泪水横流,我也忍不住泪湿眼眶。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最怕的就是生病,尤其是在高原……所幸治疗及时,痊愈出院。

在他住院期间,阿里广电局和广播电视台的领导、同事都非常关心,常常前去看望。台里人手很紧,依然克服困难安排了陪护人员。还有来自河北的短期、长期援藏的援友们也都纷纷到医院看望,切身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感动得他常常泪流满面……

这件事也让我们更加警醒,在高原洗头、洗澡切不可等闲视之。室内没有暖气,洗澡一定要到条件好些的洗浴中心,虽然花费较多,但可以避免着凉感冒。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尤其是我的偏头痛终于消失,简直如释重负。工作、生活逐渐进入正轨。

我在播音部,担任播音员主持人;保定台胡勃,分在新闻部,每天扛着摄像机奔波于新闻现场;秦皇岛台杨洋,分在专题部,经常联系各单位,撰写专题节目稿件,负责节目现场摄录工作;霸州台刘洪涛,分在局属的农村**管理中心,武可上房装“大锅”,文可提笔写材料,还能调灯光、调音响等。

短期援藏的援友们大都集中在阿里地委、行署所在的噶尔县狮泉河镇,分别在地区人民医院、安监局、林业局、交通局、城管局、食药监局等单位工作,还有几位援友去了日土和札达县医院。

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付出和奉献着,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有些单位因工作需要经常下乡,需开车经过崎岖危险的盘山路。

生活方面,单位有食堂,每周一至周五提供一日三餐,早午晚餐费分别是3、10、6元,比在外面吃还是要实惠得多。大师傅是四川人,饭菜偏辣,我们有点不太适应,经过反映后,现在午餐四个菜中至少有一两个是不辣的。

饮用水方面,我们刚开始是从超市购买纯净水,之后是买当地的大桶纯净水,15元一桶,买十赠一,比超市的水要便宜。

平时停水、停电时有发生,需要提前存水。而在县里工作的援友,有的因为条件所限,没有自来水管,需要每天去提水,也因此练就了铁臂的“少林神功”。

随着时间推移,我慢慢喜欢上了这个缺氧干燥但却异常纯净的狮泉河镇。这里的人淳朴单纯,这里的援友热情有爱,这里的蓝天白云格外干净,这里的狮泉河碧绿如玉奔流不息,这里的棕头鸥身影矫健,这里的揽月亭登高望远风景迷人……

虽然远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云端,但是有4G网络,天涯咫尺;

虽然物价很贵,但是想买什么基本上都有;

虽然值新闻配音班需要中午加班,而且由于缺氧经常会觉得气短,配一条稍长的片子需要歇好几气,但是听到自己的声音在《阿里新闻》中播出会有莫名的兴奋;

虽然主持节目时,缺少了化妆造型师的帮助,需要自己动手化妆做发型,但是坐在主持台上和嘉宾对话,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

虽然每天的活动范围很小,基本上是以阿里电视台为圆心,方圆200米以内,但前有广场,后有狮泉河,上有永远变幻不定的白云和永远湛蓝的天空,下有各种小石头(院内施工修路,每天跋涉在砂石路上,捡拾各种自以为“奇特”的石头成为一个乐趣),也自有一些小乐趣。

虽然除了上班之外,也没有什么,闲暇时间比较多,但这恰好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看书、看节目,写写文章,提升自己兼修身养性。

虽然远在西藏,远离亲人,但是与援友和同事们相处融洽,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这份情谊弥足珍贵。同在广播电视台援藏的另外三位援友(都是比我小的弟弟们),楼上楼下互相关照,周末食堂没饭,就出去吃,大家轮流请客。短期、长期援藏的援友们也时常相约聚会聊天,一起包饺子吃饭,聊解思乡之情。

《阿里新闻》的两位年轻主播是去年从河北引进的专业人才,对阿里情况比较熟悉,尤其是对阿里的各类特色饭馆如数家珍,经常推荐给我们,或者请我们吃饭。他们青春活泼、健康阳光的状态和对职业的热爱也深深感染着我们……

十一

阿里台因为专业人员较少,每个人基本上都是身兼数职,台长、副台长都要亲自上阵在一线干活。

台长刘东升是河北省第八期长期援藏干部,除了做管理,还兼任播音员主持人,也经常配音、出镜。

副台长晋美多吉、员尔莉、扎西伦珠、益西,写稿子、拍摄、制作片头、策划节目等等都是常态。他们都是从一线成长起来的业务型领导,很平易近人,和同事们相处时亲切随意,风趣幽默。

办公室索郎主任更是能文能武,非常干练,不仅写材料是一把好手,各种行政事务、大事小情也都处理的井井有条、非常到位。

主播小辛、小吴身兼多职,除了主持《阿里新闻》以及《清风阿里》《对话阿里》等专题节目、各类晚会和大型活动外,还兼任新闻记者、微信公众号负责人,经常扛着摄像机出入在新闻现场,并及时更新微信公号内容。

台里其他同仁同样如此,负责后期制作的也经常在演播室进行摄录工作,司机和行政人员也时不时充当拎架子、举话筒的角色---大家份内份外的活儿都积极去做,从不计较。

置身于这样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集体中,你会被深深感染,不知不觉就融入其中,丝毫没有陌生感。

十二

我们是短期援藏,今年4月底到西藏,10月底就将结束援藏回河北了。而同在阿里的河北期援藏干部,一期援藏就是三年,即使是寒冷的冬季依然驻守在阿里。

现在阿里的是河北省第八期长期援藏干部,共有52人。

他们中有一些人是连续两期、甚至三期援藏,在阿里一待就是六年、九年……

粗算一下,八期的总人数大约是400多人,加上短期100多人,河北省在阿里援藏的就有500多人。

如果不来阿里,我不会知道河北省还有这么多人,曾经和正在雪域高原上默默工作和奉献着,克服着高原生活的种种困难,忍受着孤独寂寞,咀嚼着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苦楚……然而他们并没有牢骚和抱怨,而是在忘我的工作中寻找个人价值,在相互关怀中寻找温暖,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寻找乐趣。

长期身处高原对心脏、肾脏等器官都会有一些影响,很容易出现精神抑郁症状,寿命缩短等。援藏干部真的是用生命在付出!即使付出健康的代价,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在阿里战斗着,奉献着,为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比这些长期援藏干部的付出,我们短期援藏人员的付出真是不值一提。

十三

援藏一个多月了,回想起来,刚开始那十几天是最难熬的,无论对身体和精神上都是一种磨砺。

时间是最好的朋友,它会抚慰我们的心灵。

我时常想,到今年十月底离开这里时,我一定会想念阿里的。苦也好、乐也好、悲也好、喜也好,在雪域高原的这份特殊经历,和这里每一个人的相遇相识,一定会长长久久地储存和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去年在阿里援藏的张家口台主持人萱萱,一直对阿里念念不忘,魂牵梦绕,心心念念着重返阿里,故地重游,看看阿里的新变化。

同样是去年在阿里援藏的保定台的某记者,回家乡一年了,每天发微信时,早晨要发一条:早安,阿里!晚上发一条:晚安,阿里!……

我们的援藏还在继续,一切都刚刚开始。

剩下的120多天不知道还会发生哪些事,遇到哪些人。

一切过去的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

我期待,我感恩,我珍惜在阿里援藏的每一天和遇到的每一个人。

用心工作,用心对待每一个人,用心体会和感受这里的每时每刻……

天上阿里

云端阿里

阿里,阿里,阿里……

也许,

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

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

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

我一生的道路。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