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气象灾害知识点

2.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0修正)

3.2020黑龙江暴雪取消航班及关闭客运站

4.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0修正)

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_气象灾害等级划分标准2020

7月5日消息,中国气象局为应对强降雨影响,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提升为。

7月5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各直属单位立即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及可能受影响的省级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提升或调整相应应急响应级别。

防御指南:

1、建议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人员应当留在安全场所暂避;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人员应当撤离。?

3、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4.进入暴雨紧急防御状态,密切关注暴雨最新消息和及有关部门发布的防御暴雨通知。

5.地铁、地下商城、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等地下设施和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少损失,保障人员安全。?

希望大家注意安全,快快乐乐的度过2020年。

科普:

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暴雨是指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量每日达到50.1-100毫升的降雨,暴雨经常夹杂着大风。降雨量每日超过100毫升的为大暴雨,超过200毫升的为特大暴雨。暴雨来得快,雨势猛,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地质灾害。?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知识点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绩效考核。第四条 县(市)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自然、农业农村、水利、林草、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广播电视、教育、民航空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气象灾害防御的相关工作。第五条 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应当确定气象灾害防御协理员、气象灾害信息员,协助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应急联络、灾害报告、气象科普宣传等工作。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增强社会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并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的特点组织应急演练,提高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应急能力。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气象灾害保险。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落实气象灾害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防范因气象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第二章 预防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和有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发生的分布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并予以公告。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气象灾害历史、现状分析;

(二)气象灾害风险预估;

(三)预防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论。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和有关部门,根据上一级人民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组织实施。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

(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

(三)气象灾害易发区域、时段和重点防御区域;

(四)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和保障机制;

(五)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六)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将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有关部门编制区域、流域规划以及农业农村、林草、水利、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等专项规划,应当与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相协调。第十一条 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下列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一)国土空间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

(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三)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

(四)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开发利用建设项目;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规划和建设项目。

有关部门批准前款所列事项,应当听取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寒潮、降雪和低温冷害发生情况,加强道路、电力设施、通信线路的巡查、维护,做好交通疏导和农业种植、牲畜、家禽、水产动物、特色林果的防寒保暖等准备工作。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旱情灾害特点,修建中小型蓄水、引水和调水等抗旱工程,储备必要的抗旱物资,适时启动人工影响天气增水作业,保障干旱期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第三章 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置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并做好下列工作:

(一)建设移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

(二)建立气象灾害观测网,加强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多发点、监测站点稀疏区的监测;

(三)对大风(沙尘暴)、暴雨(雪)、雷电易发地,增加气象监测网络布点的密度;

(四)加强粮食、棉花、特色林果主产区、生态保护重点区、水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区的冰雹、旱情监测。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交通和通信干线、重要输电线路沿线、重要输油(气)设施、重要水利工程、重点林区、旅游区等的气象监测设施建设。

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0修正)

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文人骚客抒发豪情壮志的资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人们独立于世界 文化 之林的基石。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气象灾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1

主要的自然灾害

(一)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灾情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1、洪涝:江河湖泊水位急剧上涨乃至决口泛滥的现象称为洪,低洼地区积水过多称为涝。

(1)形成原因:最主要原因是暴雨;其他原因有凌汛(春季)、山洪、融雪洪水(春季)等。

(2)发生地区:洪涝易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和较湿润的地区。因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导致亚洲洪涝灾害严重。

(3)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区: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以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受灾最严重,包括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

(4)防御 措施 :①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和预报;②工程措施:修筑加固河堤、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建设分洪蓄洪区;③生态建设: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④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区应急撤离和对策、实行防洪 保险 等。

2、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是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范围最大、影响最严重的一种,也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1)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偶发性或者周期性的降水减少,以及全球变暖等。

人为因素:

①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短缺。

②森林植被遭破坏,蓄水功能丧失,导致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分减少。

③人类活动使大量水体污染,导致可用水减少。

④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主要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导致水短缺。

(2)影响: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我国干旱发生地区:我国大多数地区,如华北(春旱)、长江中下游(伏旱)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地表水渗漏严重,也容易发生旱灾。

(4)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3、台风:台风是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近中心(中心为台风眼)风力超过12级。

(1)影响时间:北半球以夏秋季节(7~9月)最为集中。

(2)主要源地:西北太平洋(台风);孟加拉湾(飓风);墨西哥湾(飓风)。台风一般向西及西北移动,低纬度大陆东岸受其影响最大。

(3)影响:台风引起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灾害;同时台风也有利于缓解伏旱的灾情。

(4)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建设沿海防护林(红树林)等。

4、寒潮:指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1)影响时间: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

(2)危害:寒潮带来大风、低温冻害、暴风雪、冻雨及沙尘暴等,对农牧业、交通通信、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我国发生地区:多影响中高纬度地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一般经蒙古、西伯利亚及中亚,分三路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受寒潮影响较小。

(4)防御措施:目前对寒潮尚无有效的防御 方法 ,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寒潮警报,是减灾的最主要措施。

5、沙尘暴(扬沙):

(1)发生时间: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

(2)形成原因:我国北方冬春季节,多大风(冷锋活动),干旱少雨而蒸发大,地表裸露疏松,容易起沙。人类不当活动破坏植被和地表,增加了沙尘来源,是导致沙尘暴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3)影响地区与危害: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

(4)防御措施:通过气象卫星监测、预报;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强国际合作等。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2

1.气象灾害: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主要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

技巧1:台风

多发生时间:每年夏秋季节

地点:多在沿海地区。

形成条件: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

特点:⑴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⑵北逆、南顺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⑶结构分: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大风区。

⑷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减灾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

探测手段:气象卫星。

技巧2: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主要发生地:⑴我国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均会出现暴雨。主要出现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⑵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形成暴雨条件:⑴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⑵强烈的上升运动

⑶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减灾措施:⑴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⑵防洪:①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区等)

②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订居民的应急撤离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相结合。

③生物措施:植树造林,营造河流中上游防护林

技巧3: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主要发生地: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形成因素:由多种因素引起。

防御干旱:⑴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减轻和避免干旱威胁。

⑵在干旱多发区,选择耐旱的作物

⑶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技巧4: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多发时间:冬半年,以秋季和春季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防御方法:(1)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在大风到来前返港

(2)提前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技巧5:干热风: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

危害:干和热,风起着加剧干热的作用。

防御措施:(1)适时浇水。

(2)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

(3)营造防护林带。

高中地理灾害知识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和性

1、各种自然灾害具备关联性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表现为三方面:

(1)成因关联: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例如:地壳运动导致一个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2)主灾诱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火灾→疫病;台风→暴雨、风暴潮→洪涝;干旱→蝗灾。

(3)与人类活动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如过度开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开矿导致的滑坡等。

2、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性特点

(1)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发生多种气象灾害:江淮地区梅雨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夏季容易发生伏旱灾害;冬季容易受寒潮影响。

(2)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发生多种气象灾害:我国幅员辽阔,夏季,当长江流域面临洪涝灾害时,华北和华南地区面临干旱的影响。

(3)同一时间同种灾害在不同地区发生:2008年春季,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同时遭遇严重旱灾;1998年夏季,松花江和长江同时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气象灾害总结

★ 高一地理自然和自然灾害知识点梳理

★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气象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防灾减灾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 高中地理所有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必备)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集锦

2020黑龙江暴雪取消航班及关闭客运站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和管辖海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台风、大风、龙卷风、暴雨、高温、干旱、雷电、大雾、灰霾、寒冷、道路结冰和冰雹等所造成的灾害。第三条 气象灾害防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统筹规划、社会参与的原则,实行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第四条 各级人民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协调机制。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灾害防御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教育、公安、民政、自然、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林业、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及其部门应当建立监测、预报、预警的联防制度和应急预案主动响应、信息沟通制度。上级人民应当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保障当地气象观测、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应急处置、灾害评估与调查、人工影响天气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所需经费的支出。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防雷减灾、气象应急保障、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灾害防御服务工作。第七条 各级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加强气象科普场馆或者设施的建设,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学校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教育内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培训课程,教育、人力社会保障、气象等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监督。第八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配合并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活动,提高科学避险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参与应急演练等气象灾害防御活动。第九条 各级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气象灾害防御有关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发展。

鼓励气象灾害防御有关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和服务等工作。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发生机理、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技术研究,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人才培训制度、人才共享机制和激励机制。第二章 预 防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向社会公布。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或者委托气象灾害防御社会组织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等因素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区域,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阈值库,并依法向社会公布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防御重点区域、风险阈值等信息。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上一级人民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本地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相关内容应当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编制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渔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航空、旅游、通信、能源、环境保护和自然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应当与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相关要求相协调。

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20修正)

这几天的暴雪对黑龙江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目前一些高速封闭,客运站停运,还有一些航班也是直接取消了,大家也可以看见中一些北方的小伙伴们被暴风雪刮走了。

影响汇总

中小学幼儿园停课

紧急通知根据气象部门信息发布,我市暴雪灾害预警等级已达到红色预警。经请示市同意,11月19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一天。受降雪影响较小的区县(市)是否停课,由当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目前已到校的学生学校要做好看护工作,家长方便时来接,未到校的学生可以取在线学习等形式在家自学。

客运站关闭

19日7时,受持续降雪影响,目前省内的哈牡、京哈、环城、哈同、鹤大等高速依然处于封闭状态,大广、哈大等限速通行。

因雨雪天气和道路结冰影响运行安全,主城区哈西客运站、三棵树客运站、道外客运站关闭,所有班线停止售票发车,并做好旅客退票工作、解释疏导工作。

高速交警提醒:驾驶人,无非必要请不要高速出行,上路时注意控速,打开示廓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先离开高速车道再拨打报警电话。

航班取消百余架次

持续的风雪给本地民航运输带来较大影响。截至目前,19日8时许,哈尔滨机场共取消航班百余架次,后续还将根据天气情况调减。

根据天气预报,此次降雪量预计可达20毫米~50毫米,达暴雪量级,且降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出现雨夹雪、冻雨、冰雪混合状态。为保障旅客出行,哈尔滨机场运管委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对本次清冰雪和航班保障工作提前谋划部署。

根据部署,哈尔滨机场清雪部门将坚持“以雪为令”和“边下边清”原则,加快降雪的清理速度。同时,为应对本次暴雪,哈尔滨机场合理调整值班力量,在航站楼增加志愿者,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温馨提示:请各位旅客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航空公司发布航班动态信息,至少要按提前2个小时到达机场安排出行,以免耽误行程。

哈尔滨机场问询服务电话:0451—96368。

截至11月19日8时,哈尔滨机场为中雪伴东北大风天气。平均风力16米/秒,能见度400米。11月19日全天航班385架次,取消130架次,已执行3架次,延误1架次。哈尔滨机场提醒广大旅客,密切关注航班动态,以免耽误行程。哈尔滨机场服务热线0451-96368。

11月18日晚,牡丹江市教育局发布通知,结合当前天气情况,为保障师生安全,市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于11月19日停课一天。牡丹江市教育局指出,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雨雪冰冻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及时组织人员对校舍、车棚、树木、校园进出通道易结冰路面等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上下学安全教育和提示工作,同时强化值班值守和巡逻工作,遇重大隐患或突发按要求上报并妥善处置。各县(市)根据当地天气和道路状况,参照执行,并将相关情况报牡丹江市教育局。

暴雪红色预警+Ⅱ级响应

黑龙江省气象台2020年11月19日07时00分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过去12小时鸡西、鸡东、林口、哈尔滨主城区、尚志、延寿、五常、双城降雪量已达8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预计19日13时00分上述地区累计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对交通和农业有较大不利影响,请注意预防。

黑龙江省气象局决定把2020年11月17日19时20分启动的气象灾害(暴雪)Ⅳ级应急响应从2020年11月19日07时00分提升为气象灾害(暴雪)Ⅱ级应急响应,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减灾处、预报处、观测处,省气象台、省气侯中心、省气象服务中心、省气象数据中心、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省生态气象中心、省人影办、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等单位按照气象灾害(暴雪)Ⅱ级应急响应有关要求进入应急状态。各市(地)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调整相应应急响应。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干旱、暴雨、暴雪、寒潮、冰雹、霜冻、低温、高温、雷电、大风、沙尘暴、大雾、霾等所造成的灾害。

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农牧业和林业有害生物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三条 气象灾害防御是基础性公益事业。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行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灾情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第五条 省人民应当合理配置气象灾害防御,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均衡发展,对气象灾害频发地区、贫困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投入给予扶持和倾斜。第六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雷电防护及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发展改革、自然、交通运输、公安、教育、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民政、农业农村、林业草原、水利、生态环境、文化和旅游、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第七条 各级人民、气象等有关部门以及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社区应当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和救助知识,增强公众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在的统一组织和引导下,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在气象灾害发生后开展自救、互救。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参加保险,转移或者分担气象灾害风险。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预防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民政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进行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对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向社会公布。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加强对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内单位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气象灾害防御设施、防御措施和防御管理情况。

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内的单位应当将气象安全保障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报上一级人民和有关部门备案,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适时修订。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应当与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相衔接。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以及气象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擅自移动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和标识,不得危害气象灾害防御设施保护范围内的气象探测环境。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本地气象灾害特点,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和有关部门备案。

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行业和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第十四条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和程序、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以及气象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企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社区应当协助当地人民做好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