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2.24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3.气候分区的表示方法:2-1-4表示啥意思?

4.天气宜人什么意思

5.气候分区的表示方法:2-1-4表示啥意思 ?

6.电容 气候类别 25/085/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7.中国二十四节气都是指什么意思?

8.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气候的意思表示什么_气候啥意思?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

天气

英文:weather

地理知识

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经过。

天气景观

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

天气

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因而一个地区的天气和天气变化是同天气系统及其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是大气的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综合结果。

各类天气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发展和演变着的,都反映着一定地区的环境特性。比如:极区及其周围终年覆盖着冰雪,空气严寒、干燥,这一特有的地理环境成为极区低空冷高压和高空极涡、低槽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赤道和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潮湿,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中高纬度是冷、暖气流经常交绥地带,不仅冷暖气团你来我往交替频繁,而且其斜压不稳定,是锋面、气旋系统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活动反过来又会给地理环境的结构和演变以深刻影响。因而认识和掌握天气系统的形成、结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同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天气、气候的形成、特征、变化和预测地理环境的演变都是十分重要的。

天气预报是人类预报天气的发展的科学。从谚语开始到今天使用计算机进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式等等的运算,数值预报这门科学的历史长久。今天的天气预报可以对一星期内的天气做比较准确的预报。现在气预报大都播报最高、最低气温;降雨机率,雨量的大小;晴天,阴天和紫外线指数,寒冷指数等等。

“返潮”天气巧防潮尽量缩小室内外温差

专家说,这种“返潮”天气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易使食品、衣物、家具和其他物品发霉。使用暖气、电烘箱等热源设备加热室内,使室内温度等于或稍高于室外温度;二是尽量隔绝暖湿气流的侵入。使用有除湿功能的设备。

春季多雨,往往一下就是几天,甚至十来天。而且这个时候,只要天气转为“南风天”,贴了瓷砖的地面、墙面,油漆的家具面就会湿漉漉的“出汗”。这是一种典型的“返潮”现象。

面对潮湿天气,可取以下措施来预防或减轻:一是尽量缩小室内、外的温差。使用暖气、电烘箱等热源设

返潮

备加热室内,使室内温度等于或稍高于室外温度;二是尽量隔绝暖湿气流的侵入。一旦发现风向由北转南时应及时关闭门窗,室内的衣柜、橱柜门也要紧闭,以减少室外暖湿空气的进入;三是在室内放些吸湿吸潮物质。比较经济和理想的是生石灰(块状石灰),石灰溶化时要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并释放出热量,对室内有增温作用;四是利用设备进行除湿。有除湿功能的空调要立即开启;有条件的还可用吸湿机(器)过滤室内空气,进行“脱水”.

主要天气要素: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

2天气种类

编辑

晴 多云 阴 阵雨 雷阵雨 雷阵雨伴有冰雹 雨夹雪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阵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雾 冻雨 沙尘暴 小到中雨 中到大雨 大到暴雨 暴雨-大暴雨 大暴雨-特大暴雨 小到中雪 中到大雪 大到暴雪 浮尘 扬沙 沙尘暴 强沙尘暴 特强沙尘暴 晴转多云,多云转阴,阴转多云,雾霾。

3风

编辑

风的成因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匀导致的。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

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简单地说,风是空气分子的定向运动。要理解风的成因,先要弄清两个关键的概念:空气和气压。空气的构成包括:氮分子(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分子(约占21%)、水蒸汽和其他微量成分。所有空气分子以很快的速度移动着,彼此之间迅速碰撞,并和地平线上任何物体发生碰撞。

气压

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给定区域内,空气分子在该区域施加的压力大小。一般而言,在某个区域空气分子存在越多,这个区域的气压就越大。相应来说,风是气压梯度力作用的结果。而气压的变化,有些是风暴引起的,有些是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有些是在一定的水平区域上,大气分子被迫从气压相对较高的地带流向

气压场的几种基本型式

低气压地带引起的。大部分显示在气象图上的高压带和低压带,只是形成了伴随我们的温和的微风。而产生微风所需的气压差仅占大气压力本身的1%,许多区域范围内都会发生这种气压变化。相对而言,强风暴的形成源于更大、更集中的气压区域的变化。

风的影响

风是农业生产的环境因子之一。风速适度对改善农田环境条件起着重要作用。近地层热量交换、农田蒸散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等输送过程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加快或加强。风可传播植物花粉、,帮助植

物授粉和繁殖。风能是分布广泛、用之不竭的能源。中国盛行季风,对作物生长有利。在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东南沿海以及内陆高山,都具有丰富的风能可作为能源开发利用。

风对农业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它能传播病原体,蔓延植物病害。高空风是粘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飞蝗等害虫长距离迁飞的气象条件。大风使叶片机械擦伤、作物倒伏、树木断折、落花落果而影响产量。大风还造成土壤风蚀、沙丘移动,而毁坏农田。在干旱地区盲目垦荒,风将导致土地沙漠化。牧区的大风和暴风雪可吹散畜群,加重冻害。地方性风的某些特殊性质,也常造成风害。由海上吹来含盐分较多的海潮风,高温低温的焚风和干热风,都严重影响果树的开花、座果和谷类作物的灌浆。防御风害,多用培育矮化、抗倒伏、耐摩擦的抗风品种。营造防风林,设置风障等更是有效的防风方法。

风的能量

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即为风能。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太阳的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均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风。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能利用形成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再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风应沿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吹,即垂直与等压线从高压向低压吹。地球在自转,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这种力使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右偏转,所以地球大气运动除受气压梯度力外,还要受地转偏向里的影响。大气真实运动是这两力综合影响的结果。

实际上,地面风不仅受这两个力的支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洋、地形的影响,山隘和海峡能改变气流运动的方向,还能使风速增大,而丘陵、山地却摩擦大使风速减少,孤立山峰却因海拔高使风速增大。因此,风向和风速的时空分布较为复杂。

在有海陆差异对气流运动的影响,在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气压比海洋高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相反,大陆比海洋热,风从海洋吹向内陆。这种随季节转换的风,我们称为季风。所谓的海陆风也是白昼时,大陆上的气流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流向海洋,到海洋上空冷却下沉,在近地层海洋上的气流吹向大陆,补偿大陆的上升气流,低层风从海洋吹向大陆称为海风,夜间(冬季)时,情况相反,低层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称为陆风。在山区由于热力原因引起的白天由谷地吹向平原或山坡,夜间由平原或山坡吹向,前者称谷风,后者称为山风。这是由于白天山坡受热快,温度温度高于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坡地上的暖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上方,谷地的空气则沿着山坡向上补充流失的空气,这时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交快,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山谷,称为山风。当太阳辐射能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大气层约吸收2*10^16W的能量,其中一小部分转变成空气的动能。因为热带比极带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产生大气压力差导致空气流动而产生「风」。至于局部地区,例如,在高山和深谷,在白天,高山顶上空气受到阳光加热而上升,深谷中冷空气取而代之,因此,风由深谷吹向高山;夜晚,高山上空气散热较快,于是风由高山吹向深谷。另一例子,如在沿海地区,白天由于陆地与海洋的温度差,而形成海风吹向陆地;反之,晚上陆风吹向海上。

风的分类

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水平距离。根据风对地上物体所引起的现象将风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称为风力等级,简称风级。以0~12等级数字记载。

风力等级表 风级和符号名称风速(米)*陆地物象海面波浪浪高(米)风

0无风0.0-0.2烟直上平静0.0

1软风0.3-1.5烟示风向微波峰无飞沫0.1

天气

2轻风1.6-3.3感觉有风小波峰未破碎0.2

3微风3.4-5.4旌旗展开小波峰顶破裂0.6

4和风5.5-7.9吹起尘土小浪白沫波峰1.0

5劲风8.0-10.7小树摇摆中浪折沫峰群2.0

6强风10.8-13.8电线有声大浪到个飞沫3.0

7疾风13.9-17.1步行困难破峰白沫成条4.0

8大风17.2-20.7折毁树枝浪长高有浪花5.5

9烈风20.8-24.4小损房屋浪峰倒卷7.0

10狂风24.5-28.4拔起树木海浪翻滚咆哮9.0

11暴风28.5-32.6损毁普遍波峰全呈飞沫11.5

12台风32.7-摧毁巨大海浪滔天14.0

注:本表所列风速是指平地上离地10米处的风速值

风向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常见风

阵风:当空气的流动速度时大时小时,会使风变得忽而大,忽而小,吹在人的身上有一阵阵的感觉,这就是阵风。

旋风:当空气携带灰尘在空中飞舞形成漩涡时,这就是旋风。

焚风:当空气跨越山脊时,背风面上容易发生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就叫焚风。

龙卷风

龙卷风:龙卷风是一个猛烈旋转的圆形空气柱。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摆动不停的大象鼻子或吊在空中的巨蟒。

风力歌

零级烟柱直冲天 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

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难 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

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 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云的成因

人们对云并不陌生,晴朗天空里那白白的,和阴雨天那乌黑的都称作云。它们让天空变化莫测。人们常常看到天空有时碧空无云,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又是乌云密布。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又是由有什么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汽化),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

(1)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

(2)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3)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但对云的形成来说,降温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而降温冷却过程中又以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降温冷却作用最为普遍。

云的成因分类

云形成于当潮湿空气上升并遇冷时的区域。这可能发生在:

锋面云 锋面上暖气团抬升成云

地形云 当空气沿着正地形上升时

平流云 当气团经过一个较冷的下垫面时,例如一个冷的水体

对流云  因为空气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云

气旋云 因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而产生的云

云的形态分类

简单来说,云主要有三种形态:一大团的积云、一大片的层云和纤维状的卷云。

而科学上云的分类最早是由法国博物学家尚·拉马克(JeanLamarck)于1801年提出的。1929年,国际气象组织以英国科学家路克·何华特(LukeHoward)于1803年制定的分类法为基础,按云的形状、组成、形成原因等把云分为十大云属。而这十大云属则可按其云底高度把它们划入三个云族:高云族、中云族、低云族。另一种分法则将积云与积雨云从低云族中分出,称为直展云族。这里使用的云底高度仅适用于中纬度地区。(除英美等国外,世气组织与各国一般用国际单位制。)

高云族:高云形成于六千米以上高空,对流层较冷的部份。分三属,都是卷云类的。在这高度的水都会凝固结晶,所以这族的云都是由冰晶体所组成的。高云一般呈纤维状,薄薄的并多数会透明。

卷云(Ci,Cirrus): 云体具有纤维状结构,色白无影且有光泽,日出前及日落后带**或红色,云层较厚

卷云

时为灰白色。卷云又分成4类:

毛卷云(Cs fil):云丝分散,纤维结构明晰,状如乱丝、羽毛、尾等。

密卷云 (Ci dens):云丝密集、聚合成片。

钩卷云 (Cirrus uncinus):云丝平行排列,顶端有小钩成小团,类似逗号。

伪卷云:已脱离母体之积雨部冰晶部分,云体大而浓密,经常呈铁砧状。

卷层云(Cs,Cirrostratus): 云体均勾成层、透明或乳白色,透过云层日、月轮廓清晰可见,地物有影,常有晕。卷层云又可分成2类:

均卷层云:云幕薄而均匀,看不出明显的结构。

毛卷层云:云幕的厚度不均匀,丝状纤维组织明显。

卷积云(Cc,Cirrocumulus):云块很小,呈白色细鳞、片状,常成行或成群,排列整齐,似微风吹过水面所引起的小波纹。卷积云只有1类。

中层云

中云族

中云于二千五百米至六千米的高空形成。它们是由过度冷冻的小水点组成。

高层云(As,Altostratus):云体均匀成层,呈灰白色或灰色,布满全天。高层云又可分成2类:

透光高层云:云层较薄,厚度均匀,呈灰白色,日、月被掩轮廓模糊,似隔一层毛玻璃。

蔽光高层云 (As op):云层较厚,足灰色,底部可见明暗相间的条纹结构,日、月被掩,不见其轮廓。

高积云(Ac,Altocumulus):云块较小,轮廓分明。薄云块呈白色,能见日、月轮廓;厚云块呈灰暗色,日、月轮廓不辩。呈扁圆形、瓦块状、鱼鳞或水波状的密集云条。成群、成行、成波状沿一个或两个方向整齐排列。高积云又可分成6类:

透光高积云 (Altocumulus translucidus):云块较薄,个体分离、排列整齐,云缝处可见蓝天;即使无缝隙,云层薄的部分,也比较明亮。

蔽光高积云 (Ac op):云块较厚,排列密集,云块间无缝隙,日、月位置不辨。

荚状高积云:云块呈白色,中间厚,边缘薄,轮廓分明,孤立分散,形如豆荚或呈柠檬状。

堡状高积云 (Ac cast):云块底部平坦,顶部突起成若干小云塔,类似远望的城堡。

絮状高积云 (Altocumulus floccus):云块边缘破碎,很象破碎的棉絮团。

积云性高积云 (Ac cug):云块大小不一,呈灰白色,外形略有积云特性,由衰退的浓积云或积雨云扩展而成。

低云族:包括层积云、层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五属(类),其中层积云、层云、雨层云由水滴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2,500米以下。大部分低云都可能下雨,雨层云还常有连续性雨、雪。而积云、积雨云由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混合组成,云底高度一般也常在2,500米以下,但很高。积雨云多下雷阵雨,有时伴有狂风、冰雹。

层积云(Sc,Stratocumulus):云块一般较大,其薄厚或形状有很大差异,常呈灰臼色或灰色,结构较松散。薄云块可辨出日、月位置;厚云块则较阴暗。有时零星散布,大多成群、成行、成波状沿一个或两个方向整齐排列。层积云又可分成5类:

透光层积云:云块较薄,呈灰白色,排列整齐,缝隙处可以看见蓝天,即使无缝隙,云块边缘也较明亮。

蔽光层积云:云块较厚;显暗灰色,云块间无缝隙,常密集成层,布满全天,底部有明显的波状起伏。

积云性层积云:云块大小不一,呈灰白或暗灰色条状,顶部有积云特征,由衰退的积云或积雨云展平而成。

荚状层积云:云体扁平,常由傍晚地面四散的受热空气上升而直接形成。

堡状层积云:云块顶部突起,云底连在一条水平线上,类似远处城堡。

层云(St,Stratus):云体均勾成层,呈灰色,似雾,但不与地接,常笼罩山腰。层云又可分成2类:

层云:云体均勾成层,呈灰色,似雾,但不与地接,常笼罩山腰。

碎层云 (Fs):由层云分裂或浓雾抬升而形成的支离破碎的层云小片。

雨层云(Ns,Nimbostratus):云体均匀成层,布满全天,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云底常伴有碎雨云,降连续性雨雪。雨层云又可分成2类:

雨层云:云体均匀成层,布满全天,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云底常伴有碎雨云,降连续性雨雪。

碎雨云:云体低而破碎,形状多变,呈灰色或暗灰色,常出现在雨层云、积雨云及蔽光高层云下,系降水物蒸发,空气湿度增大凝结而形成。

直展云族

直展云有非常强的上升气流,所以它们可以一直从底部长到更高处。带有大量降雨和雷暴的积雨云就可以从接近地面的高度开始,然后一直发展到七万五千尺的高空。在积雨云的底部,当下降中较冷的空气与上升中较暖的空气相遇就会形成像一个个小袋的乳状云。薄薄的幞状云则会在积雨云膨胀时于其顶部形成。

积云(Cu,Cumulus):个体明显,底部较平,顶部凸起,云块之间多不相连,云体受光部分洁白光亮,云底较暗。积云又可分成3类:

淡积云 (Cu hum):个体不大,轮廓清晰,底部平坦,顶部呈圆弧形凸起,状如馒头,其厚度小于水平宽度。

浓积云:个体高大,轮廓清晰,底部平而暗,顶部圆弧状重叠,似花椰菜,其厚度超过水平宽度。

碎积云 (Fc):个体小,轮廓不完整,形状多变,多为白色碎块,系破碎或初生积云。

积雨云(Cb,Cumulonimbus):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如高耸的山岳,顶部开始冻结,轮廓模糊,有纤维结构,底部十分阴暗,常有雨幡及碎雨云。积雨云又可分成2类:

秃积雨云:开始冻结,圆弧形重叠,轮廓模糊,但尚未向外展。

鬃积雨云 (Cb cap):有白色丝状纤维结构,并扩展成为马鬃状或铁砧状,云底阴暗混乱。

其他

凝结尾迹是指当喷射飞机在高空划过时所形成的细长而稀薄的云。

夜光云非常罕见,它形成于大气层的中间层,只能在高纬度地区看到。

每一种云都有它的特殊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这一种云可以转变为那一种云,那一种云又可以转变为另一种云。例如淡积云可以发展成浓积云,再发展成积雨云;积雨部脱离成为伪卷

夜光云

民间早就认识到可以通过观运来预测天气变化。1802年,英国博物学家卢克·霍华德提出了著名的云的分类法,是观云测天气更加准确。霍华德将云分为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这三类云加上表示高度的词和表示降雨的词,产生了十种云的基本类型。根据这些云相,人们掌握了一些比较可靠的预测未来12个小时天气变化的经验。比如:绒毛状的积云如果分布非常分散,可表示为好天气,但是如果云块扩大或有新的发展,则意味着会突降暴雨。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云吸收从地面散发的热量,并将其反射回地面,这有助于使地球保温。但是云同时也将太阳光直接反射回太空,这样便有降温作用。哪种作用占上风取决于云的形状和位置。

秋季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的含义: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立夏:夏季的开始。

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秋季的开始。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昼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开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4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处于秋季。秋季气候特点,由热转凉进人“阳消阴长”过渡阶段。其间各节气的特点叙述如下:

13.立秋时值公历的8月7或8日。处于太阳黄经13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立秋是秋季开始的标志。此时农作物快成熟了。

立秋即是禾谷开始成熟的意思。从这一天起开始进入秋天,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此时暑天的闷热天气已经没有了,人身上也不再有粘热的感觉。尽管天气还处于炎热之中,但素有“秋老虎”之称的高温天气却已不同于使人烦闷的暑热。立秋三候为:“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这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14.处暑时值公历的8月23日或24日,处于太阳黄经150度。“处”有躲藏、终止和次的意思,处暑即表示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快要躲藏起来;也含有秋季又见暑热气候,仅次于夏季的含义,俗称“秋老虎”。

著有《清嘉录》的顾铁卿在形容处暑时讲:“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说,处暑后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处暑三候为:“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未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15.白露时值公历的9月8日或9日,处于黄经165度。此时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气候转凉,一天当中早中晚温差变化较大,早晚凉、中午热。因气温降低较快,夜间温度已达白露的条件,因此,露水凝结得较多、较重,呈现白露,故而得名。

白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是说这个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16.秋分时值公历9月23日或24日,处于黄经180度。此时,太阳又直射赤道上,即在黄赤道相交点上,昼夜平分,故称秋分。是农作物成熟、收获的节气。因北半球天气转凉,候鸟大雁、燕子、杜鹃等都开始成群结队地从逐渐寒冷的北方飞往南方。

秋分以后,日降水量也不是很大,暴雨和大雨的机会非常小,但降水的次数却增多起来。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秋分三候为:“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人。“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17.寒露时值公历的10月9日或10日,处于黄经195度。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气候从仲秋的凉爽逐渐转寒,有成冻露的可能,早晚则更明显,故称寒露。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由于此时阴天少,所以光照充足,是全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节气,素有秋高气爽之称。

寒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二候中的“大水”指的是大海,古时传说海边的蛤贝类,是由三种雀鸟潜入水中变成的。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古人认为季秋是土德当令,土为**,所以此节令中的花为**的菊花。菊花是我国很早便有记载的花卉。夏小正九月篇有“荣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说明九月时菊花开放。

18.霜降时值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处于黄经210度。此时气候已渐寒冷,夜晚下霜,晨起阴冷,开始有白霜出现。一天中温差变化很大,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

此时天气变得寒冷,露凝结为霜而下降,所以称之为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度节气,最低气温可达到0℃左右。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商接凝华而成的冰晶,色白且结构松疏,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在我国的文化中,对于霜,是不太有好感的。《淮南子》中说:“秋三月,青女乃出降以雪霜,霜者丧也,阴气所凝,其气惨毒,物皆丧也。”所以古人亦将死去男人的妇女称为遗霜。

霜降三候为:“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成俯。”这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气候分区的表示方法:2-1-4表示啥意思?

24节气的含义如下: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立夏:夏季的开始。

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秋季的开始。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昼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开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天文纬线介绍:

自然节气转换与天文上的“黄赤交角”紧密相关。黄赤交角即是黄道与赤道的交角,大约在北纬23度26分的地方,是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北回归线(黄赤交角)是地球上一条具有典型天文学意义的特殊纬度线,它对天文、地理、气候、生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黄赤交角)穿越中国境内。

北回归线的纬度值为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它还深刻影响着与其紧密联系的其它自然地理现象,如地球上四季变化以及五带、气压带、风带、气候带、自然带变化等等自然现象。“二十四节气”编排与这条特殊天文纬线以及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气宜人什么意思

A.4 气候分区的确定

A.4.1 按照设计高温分区指标,一级区划分为 3 个区:高温气候区 气候区名称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 1 夏炎热区 >30 2 夏热区 20~30 3 夏凉区 1000 2 2.湿润区 3 3.半干区 4 4.干旱区 30 夏炎热冬冷 夏炎热冬温 夏热冬严寒 20~30 -21.-9.0 >-9.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 x0c2-1-2 夏热冬严寒湿润 2-1-3 夏热冬严寒半干 2-1-4 夏热冬严寒干旱 2-2-1 夏热冬寒潮湿 2-2-2 夏热冬寒湿润 2-2-3 夏热冬寒半干 2-2-4 夏热冬寒干旱 2-3-1 夏热冬冷潮湿 2-3-2 夏热冬冷湿润 2-3-3 夏热冬冷半干 2-3-4 夏热冬冷干旱 2-4-1 夏热冬温潮湿 2-4-2 夏热冬温湿润 2-4-3 夏热冬温半干 3-2-1 夏凉冬寒潮湿 3-2-2 夏凉冬寒湿润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8,

气候分区的表示方法:2-1-4表示啥意思 ?

问题一:阳光和煦,天气宜人的意思 有阳光,很温暖。

天气很适宜。

问题二:气候宜人是什么意思 气候让人觉得舒服,宜是适宜合适的意思

问题三:什么宜人成语 秋色宜人

释义:秋色:指秋天的景色。 宜人: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1、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

2.、秋天的景色。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出处: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凄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于此别。”

唐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三:“秋色从西来,风物自凄紧。”

峻青《秋色赋》:“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造句:今年是暖冬,往年这会早就下雪了,而现在还是秋色宜人,到处都能看见漂亮的红叶。

问题四:用文言文形容天气清爽宜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问题五:紫陌什么意思...? 紫陌 紫陌(zi mo):大路的意思,紫陌单个的意思是大道

“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

“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

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师戏赠(紫陌红尘拂面来)

唐五代?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在这里指洛阳大道或再精细点叫洛阳朱雀大街

文人泛称京都郊野之路为紫陌

古时洛阳公私园囿甚多,宋人李格非著有《洛阳名园记》专记之。

京城郊外的道路叫“紫陌”。“垂杨”同“东风 ”合言 ,可想见其暖风吹拂,翠柳飞舞,天气宜人,景色迷人,正是游赏的好时候、好处所。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红尘,尘本不红,以言其染也。

红尘本义指车马走过土路扬起的尘土,比喻熙熙攘攘的繁华世间。

紫陌红尘 就是 繁华享乐的人世,多指情事 。

唐翟楚贤碧落赋……

散幽情于曩昔,凝浩思于典坟。太初与其太始,下混其未分。将视之而不见,欲听之而不闻。爰及寥廓,其犹钥。轻清为天而氤氲,重浊为地而盘礴。尔其动也,风雨如晦,雷电共作;尔其静也,体象皎镜,是开碧落。其色清莹,其状冥寞,虽离娄明目兮,未能穷其形;其体浩瀚,其势渺漫,纵夸父逐日兮,不能穷其畔。浮沧海兮气浑,映青山兮色乱。

为万物之首,作众材之壮观。至妙至极,至神至虚。莫能测其末,莫能定其初。五石难补,九野环舒。星辰丽之而照耀,日月之而居诸。非吾人之所仰,实列仙之攸居。

尔乃遗尘俗,务遐躅。养空栖无,惩忿窒欲。陵清而自,振羽衣以相属。七日王君,永别缑山之上;千年丁令,暂下辽水之曲。别有俗外,流念仙家。抚龟鹤而增感,顾蜉蝣而自嗟。乃炼心清志,洗烦荡邪。凝魂于秘术,驰妙于餐霞。云梯非,天路还。情恒寄于绵邈,愿有托于灵槎。

唐?李白?南都行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居,万商罗。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陶朱与五,名播天壤间。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清歌遏流云,有馀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该诗系李白游览南都(今河南南阳,东汉时为陪都)所作, 其中“高楼对紫陌”:耸立的高楼与大道较相呼应。盛赞当时南都的繁荣。

问题六:我的家乡以舒适宜人的天气而闻名英语翻译 你好,为你解答,正确答案为:

My hometown is famous for it's pleasant weather.

be famous for 以。。。闻名

不明白请及时追问,满意敬请纳,O(∩_∩)O谢谢

电容 气候类别 25/085/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A.4 气候分区的确定

A.4.1 按照设计高温分区指标,一级区划分为 3 个区: 高温气候区 气候区名称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 1 夏炎热区 >30 2 夏热区 20~30 3 夏凉区 <20

A.4.2 按照设计低温分区指标,二级区划分为 4 个区: 低温气候区 气候区名称 极端最低气温(℃) 1 1. 冬严寒区 <-37.0 2 2.冬寒区 3 3.冬冷区 4 4.冬温区 >-9.0 -37.0~-21.5 -21.5~-9.0

A.4.3 按照设计雨量分区指标,区划分为 4 个区: 雨量气候区 气候区名称 年降雨量(mm) 1 1. 潮湿区 >1000 2 2.湿润区 3 3.半干区 4 4.干旱区 <250 1000~500 500~250

A.4.4 沥青路面温度分区由高温和低温组合而成,第一个数字代表高温分区,第二个数字 代表低温分区,数字越小表示气候因素越严重. 最热月平均最 年极端最低气温 气 1-1 1-2 1-3 1-4 2-1 候 区 名 高气温(℃) 夏炎热冬严寒 夏炎热冬寒 >30 夏炎热冬冷 夏炎热冬温 夏热冬严寒 20~30 -21.5~-9.0 >-9.0 <-37.0 1 备注 (℃) <-37.0 -37.0~-21.5 2-2 2-3 2-4 3-1 3-2 3-3 3-4 夏热冬寒 夏热冬冷 夏热冬温 夏凉冬严寒 夏凉冬寒 <20 夏凉冬冷 夏凉冬温 -37.0~-21.5 -21.5~-9.0 >-9.0 <-37.0 -37.0~-21.5 -21.5~-9.0 >-9.0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A.4.5 由温度和雨量组成的气候分区按表 A.4.5 划分.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指标 温 气 候 区 名 度(℃) 雨 表 A.4.5 量(mm) 最热月平均最 年极端最低气 高气温(℃) 温(℃) <-37.0 -37.0~-21.5 -37.0~-21.5 -37.0~-21.5 -21.5~-9.0 -21.5~-9.0 -21.5~-9.0 -21.5~-9.0 >-9.0 >-9.0 年降雨量 (mm) <250 500~1000 250~500 <250 >1000 500~1000 250~500 <250 >1000 500~1000 1-1-4 夏炎热冬严寒干 1-2-2 旱 1-2-3 夏炎热冬寒湿润 1-2-4 夏炎热冬寒半干 1-3-1 夏炎热冬寒干旱 1-3-2 夏炎热冬冷潮湿 1-3-3 夏炎热冬冷湿润 1-3-4 夏炎热冬冷半干 1-4-1 夏炎热冬冷干旱 1-4-2 夏炎热冬温潮湿 夏炎热冬温湿润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 2-1-2 夏热冬严寒湿润 2-1-3 夏热冬严寒半干 2-1-4 夏热冬严寒干旱 2-2-1 夏热冬寒潮湿 2-2-2 夏热冬寒湿润 2-2-3 夏热冬寒半干 2-2-4 夏热冬寒干旱 2-3-1 夏热冬冷潮湿 2-3-2 夏热冬冷湿润 2-3-3 夏热冬冷半干 2-3-4 夏热冬冷干旱 2-4-1 夏热冬温潮湿 2-4-2 夏热冬温湿润 2-4-3 夏热冬温半干 3-2-1 夏凉冬寒潮湿 3-2-2 夏凉冬寒湿润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 <20 <-37.0 <-37.0 <-37.0 -37.0~-21.5 -37.0~-21.5 -37.0~-21.5 -37.0~-21.5 -21.5~-9.0 -21.5~-9.0 -21.5~-9.0 -21.5~-9.0 >-9.0 >-9.0 >-9.0 -37.0~-21.5 -37.0~-21.5 500~1000 250~500 <250 >1000 500~1000 250~500 <250 >1000 500~1000 250~500 <250 >1000 500~1000 250~500 >1000 500~1000 图

A.4.6-1 中国沥青路面气候分区图(温度) 图 A.4.6-2 中国沥青路面气候分区图(雨量) A.4.6 在缺乏当地气象台站的有效数据时,可参考图 A.4.6-1 及 A.4.6-2 确定沥青路面使用 性能的气候分区.各地区宜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制订更切合实际的气候分区图 3

中国二十四节气都是指什么意思?

气候类别指的是:25/085是电容器工作温度范围:低温零下25摄氏度到零上+85摄氏度,21是指恒定湿热试验的时间21天。

电容参数示意:40/70/21 容量偏差:±5、±10% 试验电压:引出头间:1.75 U R 、60S无击穿 引出头与外壳间2000VAC、60S无击穿?绝缘电阻:引出头间:≥3000MΩ.μF 引出头与外电容器参数表示如下。

气候类别:40/85/21 低温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上+85摄氏度,21是指恒定湿热试验的时间21天。

扩展资料:

电容器既然是一种储存电荷的“容器”,就有“容量”大小的问题。为了衡量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确定了电容量这个物理量。电容器必须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才能储存电荷。不同的电容器在电压作用下储存的电荷量也可能不相同。

国际上统一规定,给电容器外加1伏特直流电压时,它所能储存的电荷量,为该电容器的电容量(即单位电压下的电量),用字母C表示。电容量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

百度百科-电容

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二十四节气开始的日期,在阳历里几乎年年不变,最多相差一两天,这也正是因为节气和太阳历一样,都是按照地球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作为依据。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

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为中气,通常用来确定月份。冬至所在月份必定为冬月(十一月)、大寒所在月份必定为腊月(十二月)、雨水所在月份必定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为十月。?中气之间的时间约为30日5.25时,因此中气日之间的间隔(含前不含后)为30或31日。而一个月的时间为29日或30日,一个月内要么一个中气要么没有中气。因此,中气可以直接来确定月份及闰否,无中气的月份为前一个月的闰月。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二十四节气较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结合当时的气候及农业种植条件,与时俱进地将二十四节气本地化。近现代以来,农民也根据气温、降水、物候的变化不断赋予节气新的内涵,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了与节气相关的农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立春:春季开始。

雨水:开始降雨,雨量还会慢慢增加。

惊蛰:惊蛰是指春雷乍动。

春分: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