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包含物候知识的农谚或诗句?

2.气候现象的农谚

3.求五条农谚及它们所包含的物候知识

4.关于农谚的古诗文,并写出含义

5.关于描写天气的农谚

关于气候农谚的谚语_气候的农谚

农业谚语气候与农业 雨水与农业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有哪些包含物候知识的农谚或诗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前两句是“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乐游原 / 登乐游原。

1、春天囝仔面。(意即春天晴雨多变)

2、春看山头,允冬看海口。

看天经验:冬春季同安西、北面山头方向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夏秋季南一东南方向海口云的能见度、天气现象变化,预示未来12~48小时内本地天气的变化,闽南方言“允冬”意即晚季稻生长收成这一季节

3、春天连阴,起南风现停。(科学道理—春季同安冷暖空气交汇时常下雨,当南风吹来后,将冷空气推向北面,本地回暖,天气常会转晴)

4、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湿,西风干。(这说明风向对于空气的冷、暖、干、湿的影响)

5、热极生风,闷极生雨。

实践经验:夏秋季台风影响有不少是出现在最高气温高于35℃,再过5天左右的时间;在春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在闷热的天气条件下易出现雷阵雨;配合夏秋季适用谚语“日暖夜凉,东海也干”,可领会到凉、热、干、湿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

6、瓦片云,晒死人。(夏季收获时节,天上成片透光高积云,多属副高系统影响下晴好天气)

7、云挂帆,水流人。(雨季、台风季对流云容易出现断虹,降水常较强,容易引起山洪暴发或涨大水)

8、北闪拿戽斗,南闪赶快走。(境内在夏季当处在副高588线边沿地带时,南面闪电雷雨区常会移来,北面闪电表明副高较强,甚至控制境内中高层天空,常无雨)

9、乌脚西南,要走也澹(湿),不走也澹。

在雨季中后期,西南方对流云云块不断移来,一阵阵雨过后,停一会儿,又一阵阵出现,每阵降雨强度属中或大雨,所以人们外出常遇到要走也澹,不走也澹。)

10、五月五,查某雨(五月初五前后几天,常有浓积云下小阵雨,一天下几阵,对家庭妇女晒东西不利)

11、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在雨季过后,副高边缘影响下,雷雨多在山区附近局部地方才会有,周围只闻雷声)

扩展资料: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

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农谚

气候现象的农谚

包含物候知识的农谚如下:

1、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十雾九晴。

2、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夜星繁,大晴天。

3、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 冷得早,暖得早。

4、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棉花云,雨快淋。

5、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云交云,雨淋淋。

6、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东北风,雨太公。

7、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 南风头,北风尾。

8、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昼雾阴,夜雾晴。

9、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瓦块云,晒死人。

10、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1、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一日南风,三日关门

求五条农谚及它们所包含的物候知识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关于农谚的古诗文,并写出含义

1、天上豆蝇云,地上晒死人 。

(豆蝇云形容云很小,遮不住猛烈的阳光,晒得地上人们快要热死。)

2、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

(当太阳落山时,呈深红色。这说明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杂质,一般致阴雨的可能性较大些。)

3、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拦在山腰的云一般是局部性的云彩,云层不厚,会很快消失,所以不会有雨。)

4、早春晚播田。

(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

6、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

(小暑节气如果长江下游出现雷阵雨,那么黄梅天还将继续下去。)

扩展资料: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

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

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

百度百科-农谚

关于描写天气的农谚

①立春晴,雨水均;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这句农谚的字面意思是很好理解的,其意思是说在立春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那代表着这一年将会风调雨顺。反之,如果在立春当天是下雨了,那后期的天气会雨水比较多,将一直持续到清明前后。

类似的农谚还有“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说的是立春节气当天是大晴天,那以后的天气风雨相宜,适合耕田。还有“雨琳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由此可见,农民普遍是希望立春当天是晴天,这样雨水才均匀,农民才更容易丰收。

②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意思是说,如果在立春节气就开始打雷了,那一直持续到惊蛰节气的这段时间都会以阴雨天气为主。类似的农谚还有“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是说立春节气就开始响雷,那这样在春天的时候还会出现比较寒冷的天气,这样会导致六畜不安。

其实在立春打雷,这样是一种反常的天气现象,对后期的天气肯定有影响的,在过去农民朋友都是害怕立春节气打雷的,农村里还有“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说法。

③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这句农谚同样是古人长期观察之后经验的总结,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小时候就常听老人念叨。其意思是说如果在初一的时候下雨了,那初二往往就会天晴了。而如果初三下雨了,那后期的雨水则比较充足,将会持续到十五。

④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有不少人常常认为立春到了,春天也就到了。其实这个是不准确的,立春只是说春天就要到了。老话常说“春打六九头”,立春过后还有好几个“九”呢,过完了九九才是冬天正式结束了。而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立春节气一到,天气就会逐渐暖和起来了,但还是需要注意有倒春寒的天气出现。

⑤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这是预防倒春寒的一句农谚,如果在立春节气当天出现了降霜天气,那在后期就有可能会有倒春寒,这样会冻坏秧苗,这对春播农作物都是不利的。古人还发现,立春当天的风向也能预测后期的天气: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其说的是如果在立春当天是刮北方,那当年的雨水比较充足。而是刮东风,则表示天气回暖很快。如果是刮西风,那就还会继续冷上一段时间。

⑥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这是流传非常广的一句经典农谚了,其意思是说如果立春之后天气回暖很快,这样就是春脖子短,那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在后期还常常会因为冷空气的入侵,导致气温下降而出现倒春寒的气象灾害。这句农谚还有下半句: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意思则刚好相反,如果立春后天气转暖慢,则出现倒春寒的概率很低。

一、太阳颜色白茫茫,来日雨水满先塘。

正常情况下,早晨的太阳刚出现时,颜色是鲜红的,如果早晨的太阳出现白茫茫的颜色,预示天气会起变化,近期将要下雨。

二、日落西山胭脂红,不是雨来便是风;日落西边胭脂红,半夜起床盖雨篷

这两条谚语是指日落时,西方出现的颜色,正常晴天的颜色是淡红色,如果出现了像胭脂一样的红颜色,预示天气很快就会转变为风雨天气。

三、太阳中午短时现,三天难见太阳面

这是指在春夏之交时期,如前几天都是连绵阴雨,但中午雨停,太阳从云中钻出来,这并不是天气转晴现象,而且近三天还继续是阴雨天气,雨将下个不停或雨蛩比以前还会增加。

四、—日南风三日暴,三日南风狗进灶

在寒冷的三九天里,冷空气处于较强时期,此时如遇大南风温度突然升高,像春秋季节一样暖和无寒冷之感。如果连续2?3 天这样的天气和温度,这是很不正常的天气,则表明较强的冷空气正在酝酿南下,温度很快就会急剧下降,甚至会出现下雪冰冻天气,连能够抗低温的狗都要跑到灶炉边取暖。

五、秋季南风雨淋淋,冬季南风天不晴

到秋天的节气以后,北方的冷空气较活跃,如果此时期遇到起南风,冷暖空气在空中相遇,不论是秋季还是冬季,空中云雨层增多,不是下雨就是阴沉天气。也就是说,如果在寒冷季节刮南风,气温上升,但好景不长,很可能很快就会变天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