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风菲特的预报预警

2.菲特的影响

3.台湾8.8水灾资料

4.有关云的气象谚语

5.风筝节的来历

6.为什么说我国的 气候特征是复杂多样的

如东气象局几个人_如东气象局

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

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例1:已知东京(东九区)时间为5月1日12:00,求北京(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12:00-(9-8)=11:00(即北京时间为5月1日11:00)。

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时?

伦敦时间=12:00-(8-0)=4:00(即伦敦时间为5月1日4:00)。

例3: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纽约(西五区)的区时。

纽约时间=12:00-[8-(-5)]=-1:00+24:00-1天=23:00(即纽约时间为4月30日的23:00)。(注:当算出的区时为负数时,应加上24:00,日期减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4月30日)。

例4:已知纽约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东京的区时?

东京时间=12:00-[(-5)-9]=26:00-24:00+1天=2:00)即东京时间为5月2日2:00)。(注:当算出的区时大于或等于24:00时,应减去24:00,日期加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5月2日)。

判断新旧两天,要看两条线,一是人为日界线-180度国际日期变更线,二是自然分界线-当地时间为0点的地区经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应减1天,比如你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当地时间是20日的00:30,当你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后,你所在位置的当地时间是19日的00:30。如果是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则应该加1天。

时区(Time Zone)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国际经度会议时,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中国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时间。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大陆共分五个时区:

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

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

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中央子午线。

1912年,其时位于南京为中华民国时期中央气象局,将中国划分为五个时区。1919年(民国8年),中央观象台出版的《中华民国八年历书》刊登了中国各大城市地理纬度表和所位于的标准时区及其标准时与该城市地方平时的比较表,发表了中国划分五时区的,同时提出了标准时如何传递的授时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时区在大陆不再用。但国民迁台后,仍维持用1912年的时区划分,台湾地区的标准时间继续称为“中原标准时间”。中国首都北京位于东八区,东八区的标准时就是中国的标准时间。但中国的授时中心却建在陕西渭北。北京时间由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的原子钟确定,其误差率每30万年小于1秒。授时中心以BPM短波和BPL长波发出标准信号,各地的专用授时单位和广播电视系统以此为基准,校正自己的时钟后再公开向社会发布时间信息。

台风菲特的预报预警

是这样的,在我国近海附近偶尔有热带低压生成,但是强度较小,

我们国家会把他定为达到热带气旋的强度,给他一个编号,不过国际上并没有正式承认,所以没有给他相应的名字。

当然如果后期发展的较强、国际也认为达到标准了,也就有名字了

就像今年我们国内编号0805的热带低压,发展起来后就被命名为北冕

就是说,国内编号和国际编号有时会不一样,而命名是根据国际编号来的,

因为0706无名占了国内的一个编号,所以“圣帕”当时就变成了0709(国际编号:0708)

菲特的影响

全国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10月2日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10月4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预警信号。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10月5日上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10月7日上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浙江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10月6日下午5时,浙江省气象台改发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海盐、嘉兴、海宁、嘉善、兰溪、湖州、德清、安吉、桐乡、衢州、长兴

台风**预警信号:舟山、嵊泗、义乌、浦江、绍兴、上虞、诸暨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宁波、鄞州、镇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苍南、瑞安、文成、黄岩、洞头、温州市区、乐清、台州、椒江、临海、三门

福建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10月5日上午6时41分,福建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下午4时59分,福建省气象台改发台风**预警信号。

10月6日上午8时50分,福建省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下午10时40分,福建省气象台改发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莆田、秀屿、仙游

台风**预警信号:福州、罗源、周宁、寿宁、古田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屏南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霞浦、宁德、福安、福鼎

上海

全市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10月6日上午9时,上海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江苏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10月6日下午1时22分,江苏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南通、如皋、海安、如东、张家港、太仓、江阴、吴江

江西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10月6日下午5时30分,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南昌、进贤、上饶、新建、弋阳、德兴、东乡、九江、抚州、安义

安徽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10月6日下午8时50分,安徽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合肥、居巢、滁州、明光 当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台湾中央气象局原本预测“菲特”不会影响台湾,10月2日由于太平洋高压增强使菲特路径偏西,台湾中央气象局表示“菲特”有可能接近台湾。

10月4日下午11时30分,台湾中央气象局发布海上台风警报。

10月5日下午2时30分,台湾中央气象局发布陆上台风警报。陆上警戒范围包括基隆、新北、台北及宜兰地区,应严加戒备并防强风豪雨。台北市、新北市、宜兰县为超大豪雨,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台中市、南投县则是大豪雨警戒范围。

10月7日上午2时30分,台湾中央气象局解除台湾本岛陆上台风警报。

10月7日上午8时30分,台湾中央气象局解除所有台风警报。

台湾8.8水灾资料

9月29日下午5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已进入责任范围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发布第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命名为Quedan。

10月5日下午5时,菲特离开菲律宾气象部门责任范围,发布最后一报热带气旋资讯。 全国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10月2日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10月4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预警信号。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10月5日上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10月7日上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福建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10月5日上午6时41分,福建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下午4时59分,福建省气象台改发台风**预警信号。

10月6日上午8时50分,福建省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下午10时40分,福建省气象台改发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莆田、秀屿、仙游 台风**预警信号:福州、罗源、周宁、寿宁、古田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屏南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霞浦、宁德、福安、福鼎

(不完全统计) 浙江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10月6日下午5时,浙江省气象台改发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海盐、嘉兴、海宁、嘉善、兰溪、湖州、德清、安吉、桐乡、衢州、长兴 台风**预警信号:舟山、嵊泗、义乌、浦江、绍兴、上虞、诸暨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宁波、鄞州、镇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瑞安、文成、黄岩、洞头、温州市区、乐清、台州、椒江、临海、三门 后续影响

菲特引发宁波水灾。水灾中,甬江流域遭遇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降雨,加之天文大潮的影响,宁波多地发生严重内涝,交通、电力长时间大面积中断,其中尤以余姚市发生的灾害最为严重。据统计,宁波全市遭受经济损失超过333亿元,受灾人口达到248万人。

上海 全市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10月7日下午8时,上海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江苏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10月6日下午1时22分,江苏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南通、如皋、海安、如东、张家港、太仓、江阴、吴江 江西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10月6日下午5时30分,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南昌、进贤、上饶、新建、弋阳、德兴、东乡、九江、抚州、抚州、安义 安徽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10月6日下午8时50分,安徽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合肥、居巢、滁州、明光 台湾高铁菲特台风公告 当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中央气象局原本预测菲特不会影响台湾,10月2日由于太平洋高压增强使菲特路径偏西,中央气象局表示菲特有可能接近台湾。

10月4日下午11时30分,中央气象局发布海上台风警报。

10月5日下午2时30分,中央气象局发布陆上台风警报。

10月7日上午2时30分,中央气象局解除台湾本岛陆上台风警报。

10月7日上午8时30分,中央气象局解除所有台风警报。 统计 以下为10月4日0时至10月6日23时30分出现较大雨量的地区及雨量: 排行 所在地 雨量(毫米) 1 新竹县鸟嘴山 536.5 2 新竹县玉峰 413 3 新北市福山 404 4 桃园县高义 384 5 新竹县白兰 383.5 6 新北市福山 375 7 苗栗县苗栗县 356 8 新竹县太阁南 347 9 桃园县巴陵 346 10 新竹县梅花 345.5

中央气象局台风警报单发布资料

以下列出10月4日23时30分起经过整合的警报单资料。

中央气象局台风警报单发布详细资料 警报次 时间 警报别 中心气压 (百帕) 中心位置 7级风暴风半径 (公里) 10级风暴风半径 (公里) 预测速度及方向 近中心最大风速 (米每秒) 瞬间之最大阵风 (米每秒) 预测24小时后台风中心位置 警戒区域 10月4日         1 23时30分 海上台风警报 960 23.5°N 128.9°E,即在台北的东南偏东方约 77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4转17公里向西北转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5.6°N 126.0°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460 公里之海面上 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及东南部海面 10月5日         2 2时30分 海上台风警报 960 23.7°N 128.4°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71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7公里向西北转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5.8°N 125.3°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东方约 390 公里之海面上 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及东南部海面 3 5时30分 海上台风警报 960 24.1°N 128.2°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68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7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1°N 124.8°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东方约 350 公里之海面上 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及东南部海面 4 8时30分 海上台风警报 960 24.4°N 127.6°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62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4°N 124.0°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东方约 290 公里之海面上 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及东南部海面 5 11时30分 海上台风警报 960 24.5°N 127.3°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59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5°N 123.6°E,即在台北的东北方约 260 公里之海面上 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及东南部海面 6 14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4.6°N 126.9°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55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5°N 123.2°E,即在台北的东北方约 24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6-1 15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4.8°N 126.8°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53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5°N 123.2°E,即在台北的东北方约 24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6-2 16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4.9°N 126.6°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51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5°N 123.2°E,即在台北的东北方约 24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7 17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1°N 126.5°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50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7°N 122.6°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北方约 21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7-1 18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1°N 126.3°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48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7°N 122.6°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北方约 21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7-2 19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1°N 126.1°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46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7°N 122.6°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北方约 21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8 20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1°N 126.0°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45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9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9°N 122.0°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北方约 21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8-1 21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2°N 125.9°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44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9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9°N 122.0°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北方约 21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8-2 22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3°N 125.8°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43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9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6.9°N 122.0°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北方约 21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9 23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3°N 125.6°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41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9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1°N 121.6°E,即在台北的北方约 23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0月6日         9-1 0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3°N 125.4°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39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9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1°N 121.6°E,即在台北的北方约 23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9-2 1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3°N 125.2°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37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9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1°N 121.6°E,即在台北的北方约 23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及宜兰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0 2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4°N 125.0°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35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9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2°N 121.1°E,即在台北的北方约 24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宜兰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0-1 3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4°N 124.7°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32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9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2°N 121.1°E,即在台北的北方约 24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宜兰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0-2 4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5°N 124.5°E,即在台北的东方约 31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9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2°N 121.1°E,即在台北的北方约 24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宜兰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1 5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5°N 124.4°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东方约 29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2°N 120.6°E,即在台北的西北偏北方约 26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1-1 6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6°N 124.2°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东方约 28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2°N 120.6°E,即在台北的西北偏北方约 26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1-2 7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6°N 124.1°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东方约 27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2°N 120.6°E,即在台北的西北偏北方约 260 公里之海面上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2 8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7°N 123.9°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东方约 25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转15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3°N 120.3°E,即在台北的西北偏北方约 280 公里之处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2-1 9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7°N 123.7°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东方约 23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转15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3°N 120.3°E,即在台北的西北偏北方约 280 公里之处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2-2 10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7°N 123.5°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东方约 21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转15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3°N 120.3°E,即在台北的西北偏北方约 280 公里之处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3 11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8°N 123.4°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东方约 21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转15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4°N 119.7°E,即在台北的西北方约 320 公里之处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3-1 12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5.9°N 123.2°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东方约 19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转15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4°N 119.7°E,即在台北的西北方约 320 公里之处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3-2 13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6.1°N 123.0°E,即在台北的东北方约 19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转15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4°N 119.7°E,即在台北的西北方约 320 公里之处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4 14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6.3°N 122.9°E,即在台北的东北方约 20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转15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4°N 119.2°E,即在台北的西北方约 350 公里之处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4-1 15时15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6.3°N 122.6°E,即在台北的东北方约 18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转15公里向西北偏西进行 38 48 27.4°N 119.2°E,即在台北的西北方约 350 公里之处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东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5 17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0 26.5°N 122.3°E,即在台北的东北偏北方约 180 公里之海面上 250 80 时速18转15公里向西北偏西转西进行 38 48 27.2°N 118.5°E,即在马祖的西北方约 170 公里之处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宜兰、花莲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6 20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65 26.7°N 121.6°E,即在台北的北方约 190 公里之海面上 220 80 时速18公里向西北偏西转西进行 35 45 27.2°N 117.3°E,即在马祖的西北偏西方约 280 公里之处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宜兰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7 23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0 26.9°N 120.9°E,即在马祖的东北方约 130 公里之海面上 200 80 时速20转10公里向西北偏西转西南偏西进行 33 43 27.0°N 117.4°E,即在马祖的西北偏西方约 260 公里之处 陆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东北部海面及台湾海峡北部 10月7日         18 2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80 27.0°N 120.5°E,即在马祖的东北方约 120 公里之海面上 180 - 时速16转13公里向西转西南偏西进行 28 35 26.9°N 116.8°E,即在马祖的西北偏西方约 310 公里之处 陆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 19 5时30分 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985 27.1°N 120.1°E,即在马祖的北方约 110 公里之海面上 150 - 时速16公里向西进行 25 33 27.2°N 117.6°E,即在福州的西北方约 200 公里之处 陆上:马祖  海上:台湾北部海面 20 8时30分 解除台风警报 995 27.2°N 118.8°E,即在马祖的西北方约 150 公里之处 120 - 时速15公里向西进行 20 28 27.2°N 117.1°E,即在福州的西北偏西方约 240 公里之处 此为第23号台风最后一次报告

有关云的气象谚语

八八水灾

目录[隐藏]

简介

发生成因及经过

雨量记录

灾情

捐款

[编辑本段]

简介

八八水灾是2009年8月6日至8月10日间发生于台湾中南部及东南部(南台湾)的一起严重水灾,该起水灾源自台风莫拉克侵袭台湾所带来打破台湾气象史诸多降雨纪录的雨势,造成上述地区发生水患及土石流(即泥石流),为台湾1958年八七水灾以来最严重的水患,总死亡人数推测超过500人。并因当局相关部门对此的救援及紧急善后处理被批评“做得太少太慢”,而严重冲击台湾地区***马英九的政治声望及其所领导的当局。

[编辑本段]

发生成因及经过

本段时间均以东八区时间(UTC+8)为准。

2009年8月5日20:30,台湾“中央气象局”发布轻度台风莫拉克海上台风警报。

2009年8月6日,莫拉克台风的环流开始影响台湾,强度增强为中度台风。

2009年8月6日,美国CNN报导此台风将以“超级台风”侵袭台湾预估降雨量达1000毫米,而台湾“中央气象局”却以“虚胖”台风形容此台风,并只关注台湾连日旱像是否能为水库降雨,而未尽责提醒台湾地区严防豪大雨!

2009年8月7日,莫拉克台风的以缓慢的速度朝台湾直扑而来,台风中心于23:50在花莲市附近登陆,兰屿更测得17级强阵风,致使降雨时间延长,各地雨量开始迅速攀升。由于台风受地形影响,受台风引来之旺盛西南气流雨带集中于屏东及高雄地区,于短时间内在山区及平地下起超大豪雨,加上当日适逢大潮,致使屏东及高雄沿海地区海水倒灌。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台风中心于11:30因地形破坏影响减弱为轻度台风,14:00于桃园附近出海。因中央山脉地形影响,降雨大量且快速集中于南部及东南部,从南投、嘉义以南一直到台东都陆续有灾情传出,而雨势仍然持续。屏东三地门雨量更打破1996年“贺伯”台风单日降雨量纪录,总雨量突破2000毫米。屏东各乡镇陆续传出居民受困灾情。

2009年8月9日云带逐渐扩大,降雨区逐渐由屏东、高雄一带转至台南、嘉义及云林等地。但南部仍继续遭西南气流肆虐,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全村甚至因此遭土石流完全掩埋。且台风环流雨带持续往北移动,致使台湾中部也降下豪雨。

2009年8月10日,台湾“中央气象局”于5:30解除陆上及海上台风警报,不过仍持续发布豪雨特报,受西南气流影响,苗栗以南地区有局部性豪雨或大豪雨,尤其山区有超大豪雨发生,其他地区仍然有局部性大雨或豪雨。

[编辑本段]

雨量记录

2009年8月8日至9日,台湾受莫拉克台风影响,嘉义及高屏山区自动雨量站8日单日累积雨量破千,气象站中台南8月8日雨量523.5毫米及玉山8月9日709.2毫米,均创下该站单日降雨的最大纪录;阿里山站在8日降下1161.5毫米,9日更降下1165.5毫米,创台湾所有气象站中单日最大雨量纪录。

[编辑本段]

灾情

总览

受到莫拉克的影响,除金门县及连江县外,各县市于2009年8月7日均全日停止办公、停止上课;而金门县及连江县则于上午照常办公、上课;台北股市也休市[5];2009年8月8日,除台东县、花莲县、金门县、澎湖县外,其余各县市继续全日停止办公、停止上课;而8月9日,台中县、台中市以南各县市、台东县、连江县继续全日停班停课。

电力方面,台电最新统计,台电表示,至8月8日上午9时30分止,全省曾经停电户共计896,833户,但已修复733,758户,仍有163,075户停电。目前仍停电用户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包括台中43,479户、苗栗29,195户、彰化20,035户、屏东16,200户、高雄14,554户等。

交通方面,高雄市8月8日对外海陆空交通大受影响;南部豪雨造成屏东林边溪暴涨,台铁南下列车仅能行驶至潮州,南回线也停驶,国道10号燕巢交流道出口匝道因积水封闭。高雄火车站台铁西部干线北上对号列车中午12时起恢复行驶,火车站涌进大批旅客,各售票窗口购票旅客大排长龙。不过,受屏东林边溪水位暴涨铁道积水影响,西部干线南下列车仅能行驶至潮州,南回线也全天停驶。另外,高铁也是全天停驶。航空交通方面,高雄国内航线对外航班中午前全数取消,国际线航班上午不是取消就是延误。 桥梁被河水冲断约20座,其中省道级桥梁有八座,八座桥梁中又有七座是出自灾情最严重之高屏地区,如双园大桥(台17线)、六龟大桥(台27甲线)、大津桥(台27线)、新旗尾桥(台3线)、旧旗尾桥(台28线)、台24线第一号桥(伊拉桥、台24线)、民族桥(台21线)与甲仙大桥(台20线)等八座。 此次水灾造成全台至少产生16座以上的堰塞湖,随时有溃堤危险。

各地灾情

屏东县

屏东为八八水灾受创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林边溪堤防溃堤,导致林边、佳冬两乡遭大水淹没,佳冬乡为重灾区之一,淹水最深达两层楼高。崁顶、东港、新园、南州、新埤亦有多处地区淹水。山区部份,雾台乡对外道路台24线伊拉桥被冲断,全乡居民受困,至8月13日为止,共撤出119位居民,仍有约百余位居民待援。

根据水利署统计,这次台风最大时雨量纪录落在屏东县万峦乡,每小时135毫米。两天累积雨量最高在三地门乡,共2500多毫米,不但高居全国第一,也造成沿海及低洼乡镇淹水。 屏东县林边乡、佳冬乡淹水至二楼,有许多灾民受困,几乎被水淹没;东港、林边、佳冬沿海地区大量的养殖渔塭溃决流失。海军陆战队两栖侦搜大队、陆战九十九旅、陆军第八军团及屏东县后备指挥部派橡皮艇送物资,不过由于环境相当恶劣,救援设备又不足,救灾的橡皮艇也损坏好几艘。 屏东县雾台乡的神山、阿礼、吉露、大武、佳暮、伊拉等部落受创严重,对外完全交通中断, 土石流冲毁多处村落。雾台乡全乡对外交通中断,村与村之间道路也中断,多人被土石流掩埋。其中位于雾台乡的好茶村全村建筑遭土石流淹没,所幸全村民众早已撤离。 屏东县三地门乡因山路坍方及土石流冲刷,道路桥梁受损严重,德文、大社等村落,对外交通中断。 台铁屏东线之林边溪桥3座桥墩和4孔桥梁遭冲毁,南北路基各流失50米,屏东线列车仅能行驶至南州站,预计修复时间约六个月。另外,林边车站的铁轨被淤泥覆盖,月台之间的地下道亦遭水淹没。

嘉义县

因为八掌溪与朴子溪多处堤防溃决,朴子市各地多处积水。而嘉义县沿海低洼地区,如东石、布袋、义竹也在8月8日西南气流往北移动而产生多处地方严重积水,使得联外道路一度中断。阿里山乡、梅山乡的太和村、瑞峰村和瑞里村,以及竹崎乡奋起湖等地区亦遭受重创,对外桥梁、道路中断,当地居民房屋也几乎全毁。另外,阿里山高山铁路受创极为严重,预计至少要修复一年以上。中埔乡中兴村有一户民宅遭土石流淹没。中仑村亦发生住家遭土石流冲失。

高雄县

莫拉克台风为高雄县山区带来超过2,000毫米的惊人雨量,一年份的雨量集中在三天内落下,使高雄平地淹水(凤山市、大寮乡、林园乡、冈山镇、茄萣乡、湖内乡、梓官乡、桥头乡、旗山镇、美浓镇等部份地区),山地更引发土石流,山区乡镇六龟乡、甲仙乡、那玛夏乡与桃源乡因洪水与土石流冲断联外多处道路,许多部落与知名风景区(不老温泉、茂林国家风景区、宝来温泉与六龟风景区等)受创严重,居民受困其中,为八八水灾重灾区之一,尤以甲仙乡小林村、那玛夏乡民族村等部落几近灭村,数百居民于8月10日消息传出时均下落不明。8月13日,行政院中央灾害应变中心首度证实,小林村有169户、398人已遭到土石活埋。[32]此外,位于台20线南横公路宝来以上至梅山村路段中数个部落仍然有许多居民受困待援。

莫拉克带来的丰沛雨量,亦使得高雄县溪流水位上涨,多座桥梁陆续封桥;台21线、台20线、台27线省道中断;全县农业损失新台币7318多万元;叶菜类蔬菜到货量少。雨势8月8日上午加剧,各乡镇市多处淹水;六龟大桥、大津桥、甲仙便桥、旗山镇旗尾桥、美浓镇高美大桥、中坛桥、田寮乡崇德桥8月7日晚上起因水位上涨而陆续封桥。台20线省道南横公路87、91、93、101公里即高县桃源乡高中、桃源村路段严重落石或土石流,交通中断。8月9日凌晨0时40分,连接高雄县林园乡与屏东县新园乡的台17线双园大桥,因高屏溪大量冲刷导致桥墩断裂,长达约465米的桥面坠入溪中。 8月9日凌晨1时30分,位于高雄县六龟乡大津村,由屏东县通往高雄县茂林国家风景区的主要桥梁大津大桥,因荖浓溪暴涨溪水冲刷造成1/2的桥面被冲断。 8月9日清晨5时,桃源乡勤和村的水利署工寮遭溪水冲走,原预定进行荖浓溪的“拦河堰”工程,共有30名工人,其中16人获救、14人失踪。8月9日清晨6时10分,位于高雄县甲仙乡台20线之甲仙便桥被洪水冲断,上游小林村因土石流,全村200户惨遭土石流活埋灭村,全村设籍人口1313人,扣除外地工作及台风前出门的,正逢日家人返乡,预估当时村里约有五、六百人,只有四十多人逃出,已知100多人受困山区工寮,30多人受困通往那玛夏乡之隧道,都亟需救援,其余村民生死未卜。 那玛夏乡民族村遭土石流淹没,对外道路中断,已确定6人罹难。高雄县甲仙乡宝荣村对外的连结道路全部中断,要通往旗山的路也被土石流堆淹没,而通往甲仙乡的唯一便桥因为雨水大量冲刷而导致便桥被冲断,目前也是成为孤岛,通讯设备也无法使用。8月12日高雄县讨论认为将推动甲仙乡小林村、那玛夏乡及桃源乡全乡迁村,以小林村及那玛夏乡民族村优先。

台南县

据报道,八八水灾为台南70年来最严重的水患。莫拉克带来的雨量使得原先缺水的曾文水库短时间内超过负荷。8月8日22时启动泄洪后,一日内泄洪量超过5亿立方米,相当于曾文水库自身有效蓄水量的八成强(也相当于北部石门与翡翠蓄水量总和),导致下游溃堤、多处严重浸水, 受灾范围包括沿岸官田、麻豆、大内、善化、西港、安定与七股等乡镇,其中麻豆镇的小碑里、北势水势曾达到一楼高,而附近的麻豆圆环也曾水深及膝;其他曾文溪沿岸的善化六分寮、东势寮和官田西庄、拔子林等地也都因曾文堤防溃堤淹水。 学甲、盐水、将军、皆因急水溪和将军溪暴涨,出现淹水情况。仁德二仁溪沿岸的保安村和附近二层行和嘉南药理科技大学也出现水淹至一米以上的情况;永康盐水溪沿岸的中华路和永安路也出现积水情形。 台铁曾文溪桥地基流失、纵贯线交通中断,抢修需时4日。国道一号台南交流道、永康交流道、新市收费站与麻豆等路段严重积水,无法通行。南化乡的玉山村、关山村多处土石流侵袭,掩埋民宅、道路中断,对外道路布满土石,农田几乎全毁,关山村一度有近400人受困。玉山村受到土石流侵袭。其中坐落在台20线的羌黄坑部落,往甲仙路旁,民宅全倒6户、半倒8户,河川改道大量土砂灌入住户。

台南市

台南市灾情多为区域淹水。由于迁移住户及时,且抽水站及相关排水系统发挥作用,无重大灾害及伤亡。安南区因盐水溪与嘉南大圳排水线溢出路面,高达八成面积都淹水。北区大兴街和文贤路与和纬路交界的警局前路段也曾水深至小腿,中西区和纬路五段的湖美也有积水情形,另外路昆山高中前路段遭溪水掏空坍塌。 盐水溪水位在8日晚间12时达到最高是9.3米,超过二级警戒,与一级警戒只差90厘米,情况一度危急。安南区从8日下午出现严重积水,海尾寮和本渊寮、土城积水直至9日下午才逐渐消退。

南投县

南投县则以信义乡山区累积总雨量最大,全县列为红色警戒的土石流潜势溪流及村落,全部集中在信义乡。台16线集集往水里乡路段,路面地基坍塌,7车15人跌落浊水溪,已寻获4车4具遗体,尚有11人失踪下落不明。仁爱乡庐山温泉淹水,温泉吊桥以下的合家、清溪、上人米、樱宿、一品居、碧绿等饭店民宿,全被洪水吞没,甫于2009年3月重建完成的温泉桥亦被洪水冲毁。 8月9日深夜,水里乡新山村全村惨遭土石流灭村,所幸村长事先挨家挨户劝离,全村居民全身而退。信义乡陈有兰溪及罗娜溪沿岸地基流失,道路多处中断,沿岸多户民宅遭河水吞噬。信义乡神木村隆小遭雨水冲刷,操场司令台没入罗娜溪中,校舍于河面上倾斜30度,摇摇欲坠。台21线和社往神木路段的道路亦处处中断。信义乡同富村、新乡村、东埔村交通中断。其中通往东埔温泉的哈比兰明隧道坍方。而东埔温泉区街道则是遭大量土石侵入。

台东县

台东县知本温泉区主要联外道路流失200米,金帅温泉大饭店在8月9日上午11:38因地基被洪水掏空而于10秒内倾倒横躺在知本溪;之后原先8层的“金帅温泉大饭店”被冲走3层。附近十多家商店亦遭洪水吞噬。台东县红叶温泉遭鹿野溪暴涨溪水淹没。 台铁南回线南太麻里桥等二座桥梁被冲断,太麻里路段路基流失约750米,需花费至少三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才能修复。南回线列车在修复前均停驶,改以公路客运车于南州与台东间接驳行驶。 达仁乡、大武乡山区多个村落有多户住家遭冲毁,对外道路及通讯系统中断,极需外界援助。太麻里乡泰河村被暴涨的太麻里溪水冲毁大半。金峰乡嘉兰村有47户民宅遭冲毁。

其他

台中市区多处积水,但未有大灾情。彰化亦在彰化市与沿海大城、二林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积水,幸未酿成重大灾情。桃园县方面,莫拉克的豪雨,让石门水库连续3天累积雨量从原本干涸的水库到达接近245米满水位,为了考虑水库结构安全,水库从8月8日凌晨2时实施调节性排洪。云林县口湖乡青蚶村长缪荣堂,冒雨开启水门时掉落大排而殉职。莫拉克台风挟带的强风造成花莲县农作物严重受灾,县长谢深山8月8日上午勘灾后,初步统计全县农作物受损金额超过新台币1亿5000万元,花莲县府已向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呈报灾情。

停水、停电、停话户数

全台停电户数:4万1603户 全台停水户数:85万6966户 全台停话户数:市话6万9320户、基地台484座因南化水库原水浊度飙高,自8月9日起停水,预计停水时间约三天,受影响区域包括台南市全部、台南县永康市、归仁乡、仁德乡、关庙乡、龙崎乡、玉井乡、楠西乡、南化乡、左镇乡、新市乡、新化镇、安定乡、善化镇、山上乡、大内乡,影响人数约37万户[83]、超过130万人。 供应大高雄地区饮用水的高屏溪拦河堰受到莫拉克台风的影响,“黄沙滚滚”,原水浊度飙高,无法供应用水,加上抽水马达也被泥沙卡死自8月10日起停水,预计停水三天,停水区域包括:高雄县凤山市、冈山、桥头、燕巢、路竹、湖内、茄萣、永安、阿莲、田寮、梓官、弥陀、大社、仁武、台南县关庙乡(田中、龟洞、布袋等3村)、旗山镇(岭口、溪州等地)、大树乡(溪埔)、高雄市南鼓山、左营区(军区、军眷区)、楠梓区等,自10日零时起至12日夜间12时止停止供水,受影响户数约20万户。

灾情统计

伤亡统计

八八水灾最新伤亡统计:全台湾共有128人死亡、307人失踪、45人受伤、1373人受困,死伤人数多集中在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南投等地区。(中央灾害应变中心统计至2009年8月18日 16:00止;不含小林村与新开部落

县市别 死亡人数 失踪人数 受伤人数

台北县 0 0 13

宜兰县 0 0 4

花莲县 0 0 1

台东县 0 8 10

南投县 6 10 1

彰化县 3 0 0

云林县 1 0 0

嘉义县 7 6 1

台南县 28 0 1

高雄市 0 0 1

高雄县 67 265 13

屏东县 16 18 0

农业损失

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所有货币之单位为新台币。

行政部门的“农业委员会”汇报,农业产物估计损失及民间设施毁损计130亿5,754万元

农产损失:估计损失金额41亿526万元。 农作物损失:估计损失金额41亿288万元,农作物被害面积72375公顷,损害程度27%,换算无收获面积19,332公顷,受损作物以香蕉倒伏最为严重,被害面积达5,947公顷,次为木瓜、番石榴、二期水稻、番荔枝、枣、竹笋、叶菜类水伤等。

养蜂损失:估计损失金额238万元。 畜禽损失:估计损失金额14亿2,342万元,主要为猪死亡140,923头、鸡死亡5,996千只、鸭死亡1,389千只。 渔产损失:估计损失金额41亿2,885万元,养殖鱼塭损失面积6,925公顷,浅海养殖损失面积1,920公顷、1,080棚。 林产损失:估计损失金额1亿1,219万元。 农业设施损失:估计损失金额2亿217万元,主要为云嘉南及高屏地区蔬菜及木瓜网室设施受损。 畜禽设施损失:估计损失金额1亿3,233万元。 渔民设施损失:估计损失金额2亿6,134万元,主要为屏东县渔民设施损失最为严重 农田损失:估计损失金额26亿9,199万元,农田流失及埋没2,967公顷,以嘉义720公顷、屏东674公顷、台东646公顷、高雄县606公顷最为严重。

交通损失

公路

台湾交通部门的“公路总局”汇报公路灾情如下:

南投县:台21线受创严重,信义乡寿山桥中断及龙神桥附近路基流失中断,信义乡联外道路不通。而台16线集集路段路基流失、民和地利段坍方中断。 云林县:县道149甲线古坑路段坍方中断。 嘉义县:台18线阿里山公路五湾仔路段坍方中断,嘉义往阿里山公路不通,台3线番路乡吴凤桥台路基流失,大埔段坍方中断,县道149甲线来吉大桥桥面版冲毁及梅山路段路基流失中断,县道169线阿里山乡达邦三号便桥冲毁中断,县道162甲线梅山乡瑞峰路段路基流失中断,许多山区道路阻断不通。 台南县:台3线楠西段坍方中断。 高雄县:台17线因双园大桥断桥中断,屏东往来高雄的交通,需改道此外,山区路线几乎全部中断,台27线北大津路段坍方,大津桥断桥中断,台27甲线六龟大桥桥断桥中断,台20线桃源路段及甲仙通往六龟段坍方中断、甲仙大桥桥断中断,台21线那玛夏甲仙路段坍方、民族桥断桥中断,台3线旗山镇新旗尾桥断桥中断。 屏东县:台17线东港林边路段积水封闭,台24线三地门至雾台坍方中断,台9线狮子乡路段路基流失中断,南回公路亦中断,直到8月15日才全线抢通,并预计8月17日全线开收小型车通行、8月22日全面开放通行。台东县:台9线太麻里及达仁段路基流失中断,台20线雾鹿路基流失中断。

铁路

台湾“铁路管理局”汇报铁路灾情如下:南回线金仑=太麻里间,枋寮起K71+200至K72+350南太麻里溪桥,路基流失750米、两座小桥冲毁,预估洪水退后3个月修复完成。 屏东线林边=佳冬间,高雄起K55+700林边溪桥,3座桥墩及4孔桥梁遭洪水冲毁,南北路基各流失约50米,预估洪水退后6个月修复完成。 台东线鹿野=山里间,花莲起K144+250鹿野溪桥,桥墩下陷,桥面倾斜,预估洪水退后3个月修复完成。 纵贯线隆田=善化间,基隆起K335+270-K335+310曾文溪桥,桥台背后,东西正线路基流失约40米,深5米,号志设备流失4座,预估洪水退后4天修复完成。 南回线(枋山=古庄间) k21+700枋野二号桥北端路基流失,预估10月中旬修复完成。 南回线(大武=泷溪间) k50+450 附近土石流约60米,预估10月中旬修复完成。

电力与通信

电力部份,台湾电力公司汇报全台湾约有159万户停电。 通信部份,中华电信汇报约有9万7千户停话,366座基地台因受损或因市话不通而中断。同时位于屏东与台东外海的六条国际海缆(包含SMW3、APCN、APCN2、EAC、C2C及FNAL/RNAL等六条)被海底土石流拉扯中断,中华电信副总冷台芬表示,“最近有一些慢性的地震发生,另外就是这一次台风因为海浪太大,容易把海缆外皮磨损,所以造成海缆中断。”中华电信已调用其他支援线路,已恢复除新加坡、菲律宾及香港等地外其他地区的正常通信(前述地域则有话务壅塞情况);企业网络部份,截至8月12日为止,已抢通50%电路,互联网部份抢通60%,受损海缆需约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复。

文教损失

台湾当局教育部门校园安全暨灾害防救通报处理中心统计全台各级灾损学校总共有1,273所,灾损总金额预估超过18亿7千多万元,而学校灾损最严重的是高雄县5.2亿元,其次为台南县5.1亿元、屏东县2.9亿元。教育部所属的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科学工艺博物馆和凤凰谷鸟园也都有通报灾损,主要是电脑设备泡水,还有因土石坍方造成园区设备受损。

[编辑本段]

捐款

八八水灾重创南台湾,灾区画面持续冲击社会大众,各界捐款也不断涌向救灾团体。台“红十字会总会”会长陈长文感动的说,“这是民间支持赈灾、表达关心最强烈的一次”。

“红十字会”针对八八水灾迄今(2009年08月25日)募得25亿元[1](新台币,下同),远超过九二一震灾募得的18亿、汶川震灾的16亿捐款。

陈长文指出,九二一、川震及八八水灾都是灾难,不同的是,地震是瞬间灾难的发生,“八八水灾是持续性的”,随着灾情逐渐升高,灾区画面透过媒体传播到全台各地,民众的感受也愈来愈强烈,起而捐款支持赈灾。

风筝节的来历

一、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意思是如果早上有碎层云而且消散了,那么中午就会很热。原理是因为,早上太阳升起,地面温度上升,导致近地空气温度逐渐上升,会把地面上的水、雾气以及湿气蒸发,这些水汽上升后进而形成碎层云,这种碎层云由于高度低看,所以看起来移动的速度快,会形成“浮云走”的情况。

这种碎层云因为形成的原因和温度有关,随着太阳光线的照射,空气温度升高,形成的碎层云会不断消失,最后就会形成碧蓝如洗的天空景象,无云层的折射,太阳光线会很强烈,因此在中午的时候会很热,热得连狗都会伸出舌头来散热.。

二、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这句话说的是早上的时候如果南边云气弥漫,然后傍晚的时候北边云彩很多,那么将来就会下雨,这俩现象都是说的下雨的先兆。

三、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大气中的空气也随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晚看西北,如果西北天空黑云滚滚,说明未来要有降水过程移入本地,天气将转坏。如果西北方是晴天,则未来天气将转好。

早晨起来看东南,如东边天气好,这说明坏天气将过去,未来天气晴好;如果东边天气不好,很可能随着南边的天气向北发展,天气逐渐转坏。

四、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 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红云。早晨红云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

五、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当傍晚有暖锋云系从西边地平线下移过来时,就会出现“日落云里走”的现象。暖锋云系可能会带来高层云或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因此,“日落云里走”就预兆着将要下雨了。

另外,傍晚时西方地平线附近的积状云在地方性热力作用下也会发展起来,使云头向地平线上扩张,也能造成“日落云里走”的现象。当这种云发展成积雨云,同时随着西来气流移向本地时,也能使本地夜间下雨。

国家气象局-看云测天谚语

为什么说我国的 气候特征是复杂多样的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盛会,每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风筝都潍坊举行。自一九八四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八届,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旅游者以四月二十日前抵达潍坊为宜。整个风筝节期间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传统的民族花灯展览,在夜幕下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民族焰火,以其绝妙的燃放技巧,展现历史戏剧故事场景,令人不胜激动和赞叹;风筝音乐会上,艺坛名星的精彩演唱使人陶醉。潍坊风筝历史悠久,扎工精巧,造型优美,放飞平稳, 易于起飞。位于市区东北15公里的杨家埠村,便是风筝的故乡。

杨家埠风筝以做工考究,绘制精细,起飞高稳而闻名,分为串子类、板子类、立体类、软翅、硬翅和自由式六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杨家埠木版年画,则是驰名中外,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列齐名,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画市。年画与风筝为姊妹艺术,始于明(代)而盛于清。均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典型的民间建筑四合院式的风筝与木版年画作坊,并能看到艺人们刻制年画,扎制风筝的技艺全过程。历届风筝节的中外风筝佳作,在潍坊风筝博物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博物馆——陈列展出,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在第六届风筝会上成立了国际风筝联合会,其总部设在潍坊,办事机构就设在这里。四月二十日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大型民间传统歌舞表演,变幻多姿,焰火礼花,绚丽多彩。二十一日于浮烟山或渤海滩举行国际风筝赛暨中国风筝精美比赛。中外风筝,各以自己独特的造型,色彩和风格及放飞技巧吸引着数以万计的观赏者。二十二日起,客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游览“千里民俗旅游线”,尤其石家庄的民俗风情,给客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里的传统婚礼表演,坐花轿、拜天地、交杯酒、入洞房,再现古代婚俗,令人心驰神往。村内的民俗博物馆,可让人了解鲁中农村的百年习俗。“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随农家俗”,在这里客人可尽情地体验享受农家生活。同时,风筝节又是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盛会,期间举办潍坊市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洽谈贸易,投资办厂,进行技术交流和观光游览。 (风筝博物馆)

--------------------------------------------------------------------------------

iI don't know

--------------------------------------------------------------------------------

世界上一致公认,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官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象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到了宋代,出现了“神火乌鸦”,就是利用风筝装上火药,投放到敌营上空,以达到军事上的目的。难怪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有一块说明牌上也醒目地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我国风筝的发明,对后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

1749年,美国哥拉斯葛大学一位名叫威尔逊的天文学家,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空中试验仪。他用6只风筝将天文仪器吊到700多米的高空中进行科学试验,第一次测到了大气的温度,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数据,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用风筝挂上一只铁钥匙,在雷电交加时,把风筝送上天,引来雷电,从而证明了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避雷针也由此发明。

1804年,英国的乔治·格雷爵士用两只风筝作机翼,研制出了一架5英尺的滑翔机。

1893年,英国人劳伦斯为美国气象局设计了一种可以装在箱中的可拆卸的风筝,以便将仪器带到高空测量风速、温度和高度,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1894年,英国科学家设计了一只供战场观察的军用风筝,其作用犹如当今的转播。

1899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作了一个双身的风筝,用来观察它在空中的翻滚动作和如何借助空气的浮力由下降转向上升,从而发明了机翼,并在此基础上于1903年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用内燃机作动力的飞机。

191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在试验英格兰和纽约、芬兰之间无线电通讯时,不巧遇到暴风,把天线给刮断了。紧急中马可尼将电线拴到风筝上升空,使首次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发报试验获得成功。

此外,英国的亢里夫顿悬桥长达700多英尺,宽30多英尺,高出它所跨渡的亚逢河200余英尺。英国桥梁建筑师利用巨型风筝把钢缆拉到对岸,成功地架起了悬桥,被人们传为佳话。

当今,风筝在科学试验和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在荷兰,海洋救生局用风筝作为一种营救工具;在风筝上安装无线控制照相机,可以进行空中摄影;利用风筝牵引船只;利用风筝传递信件;在风筝上安装喷水器,可喷洒悬崖上的植物。

关于风筝节的作文

1.风筝节,很熟的名词,曾经拽着精亮的风筝线奔跑在电信的广阔草场上,心情是怎样的舒畅~~现在已经很久没有体会那种心旷神怡了,只是在默默地久久地回味,在这个阳光灿烂的风筝节上。

风很大,心随着风飞翔,像风筝一样的高高在上,俯瞰着下面奔跑着放风筝的小孩,体验着风尾划过身体的感觉,被风托起直上云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忽然间很想飞……许愿的往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想要许愿的心情,心诚则灵。

没有了玲珑心,还能愿望成真么?风筝节之后,又该什么节了?其实不是为了在风筝节而放风筝,只是想有个理由有个机会给自己去感受心情,是一种寄托吧……2.又是一个春天,看到外面漫天的风筝,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心中不尤的有些感情和温暖。

对于我这个贫农的女儿,风筝就是我童年的玩伴,就是我童年永不褪色的记忆。

原来是极薄的、极柔软的纸,被作成各种各样的风筝,再接受风的扶持,于是这柔弱的风筝,竟变成了一个灵物,随风飘荡,给人以无限的活力和生机,它以自己的美丽和柔韧,展现出青春的色彩,让这个花花世界看到了它的诞生与存在!这就是风筝,这就是我童年用来畅想未来的风筝。

从我记事起,我就希望拥有一只风筝,别的小孩拿这风筝在草地玩耍,全身跳动着快乐的音符,仿佛一只小鸟快乐的颤抖着翅膀,我真羡慕他们呦,拥有一只风筝是那么的自豪,那么快乐,仿佛拥有了全世界,可我不没有,我不敢向妈妈要,妈妈那忧郁的眼睛向我无声的诉说着生活的艰辛,我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制作风筝并放飞它,于是我常常在家里用笔画上了一幅“飞鸟图”,又找来几根竹棍,压弯作成一个飞鸟的框架,将框架上抹上胶水,用那历尽艰辛的手轻轻地将纸糊上,捏着、压着,很快便作成了一只“飞鸟风筝”然后将线轴系在风筝上,将风筝放在“阳光地带”,那阳光是那样的温暖,把风筝渐渐照得坚强,像一只有生命的小鸟,马上就要飞向广阔的天空。

爸爸将风筝放飞,那美丽而又坚韧的风筝似乎因为新生的激动,颤抖着翅膀,以倔强的力量冲向无际的云天,那是被情感和信念堆积、创造出的生命,那是充满爱的 *** 和火的热情的生命,每一份快乐,都变成他永恒的记忆,带着它飞过绿色的田畴,飞向灿烂的夕阳。

爸爸把它做好的风筝交给我,我如获至宝,我问爸爸为什么我做的风筝不会飞呢?爸爸笑着说:“傻孩子是风筝总会飞上天的”。

从此,这只风筝一直陪伴着我,在孤寂的时候,我便把它放入无际的旷野上空,尽情飞翔,那柔软而坚韧的身躯,太阳的七色之光里,像被点燃了绷向云天的礼花,美丽而多彩,于是我童年的幻梦也便融入到这蓝天、白云、礼花、七色光里。

我渐渐长大了,而风筝的样式也越来越多了,没有人用纸做风筝了,但爸爸为0做的风筝,却总在我心野里飞翔,永远的飞翔……我会永远记住那风筝也记住爸爸说的话:“是风筝总会飞上天的”是的正像爸爸讲的,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纵然是一张废纸也要在真情的浇灌之下获得重生,在无数次失败的磨练中成长,最终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成功。

潍坊风筝节作文

我的家乡----鸢都潍坊,位于山东省半岛中部。

虽然它是一座面积不大的城市,但我却深深热爱着它,因为这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它变美了、变大了、变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潍坊这个名字了。

近年来,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狭窄的小径变成了宽阔平整的马路,奇臭无比的水沟变成了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湖河,白浪河、虞河、涨面河、为潍坊系上了一条条银白色的丝带,还有那令人垂涎三尺的特色风味小吃,更让我们引以为荣的就是那美丽的风筝了!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潍坊大地时,风筝广场上便热闹起来:大到五六十岁的老翁,小到六七岁的儿童,都带着自己心爱的风筝来到广场放飞,形成了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我抬头仰望蔚蓝的天空,空中的风筝各式各样: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威风凛凛的龙头蜈蚣、喜迎奥运的五环风筝、还有美丽苗条的美人鱼等等,随着柔和的春风在空中翩翩起舞,把潍坊的上空装点得绚丽多彩。

一年一度的风筝盛会在我的家乡举行,每当4月20日风筝节到来之际,广场上就更热闹了:世界各国的风筝爱好者云集潍坊,我们潍坊人便会用微笑来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友人,在广场上同他们一起放飞自己精心制作的风筝。

这时,不管是相识还是不相识的,都会在一起游玩、,当你问他们对潍坊风筝的评价时,他们便会不约而同地伸出大拇指说:“潍坊风筝,OK!”白天的风筝都绚丽多彩,夜晚这里便成了灯的海洋。

怎么说呢,真可谓是灯火璀璨的“不夜城”啊!要说潍坊的风味小吃,和风筝相比也毫不逊色:皮酥馅香的城隍庙火烧,鲜美可口的鸡鸭和乐,独具特色的朝天锅等许多闻名全国的特色小吃,尝一口,啊!香喷喷的,让人回味无穷.可谓“吃了潍坊饭,不用天下转啊”!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潍坊,听完我的介绍,你是否对鸢都潍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你还等什么,赶快来吧!相信你经过一番游览之后,一定也会深深爱上我的家乡----潍坊的!

描写潍坊风筝的作文

我的家乡是着名的风筝之都——潍坊,又称“鸢都”,是一个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每年的4月20日一年一度风筝盛会就会在我的家乡如期进行,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和选手在这里汇聚一堂,这时的风筝都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到处都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色。

当年的潍县县令郑板桥曾留有“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坊风筝的起源地是杨家埠,那里可谓是藏龙卧虎。

爸爸曾带我参观过制作风筝的过程,别小看了这风筝的制作过程,它可一点也马虎不得,从竹条的剖制、烤制到绢纸的裱糊、绘画,都需要精工细作。

每完成一件作品,都要经过试飞成功才能算是最后完工。

每年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潍坊大地时,风筝广场上便热闹起来:大到五六十岁的老翁,小到六七岁的儿童,都带着自己心爱的风筝来到广场放飞,形成了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我抬头仰望蔚蓝的天空,空中的风筝各式各样: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威风凛凛的龙头蜈蚣、喜迎奥运的五环风筝、还有美丽苗条的美人鱼等等,随着柔和的春风在空中翩翩起舞,把潍坊的上空装点得绚丽多彩。

尤其是4月20日风筝节到来之际,广场上就更热闹了:世界各国的风筝爱好者云集潍坊,我们潍坊人便会用微笑来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友人,在广场上同他们一起放飞自己精心制作的风筝。

这时,不管是相识还是不相识的,都会在一起游玩、,当你问他们对潍坊风筝的评价时,他们便会不约而同地伸出大拇指说:“潍坊风筝,OK!”...

风筝节作文关于5月19日风筝节的作文

冬去春来,我漫不经心地来到了一个树林。

只看见有成百上千的小鸟在树上吱吱喳喳地叫着,在树枝上高歌曼舞。

我抬头仰望,那小鸟儿们看见了我,都前后有序地扑翅飞走了。

我低头,默叹息,整个树林显得那样空虚,那样单调。

就在此时,我发现在一棵树上,悬挂着一只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风筝,那只风筝样子很平凡,可我还是非常想把它拿下来。

那树挺高,于是我便攀爬到树上,刚想扯下风筝时,却不小心摔了下来,真是功亏一篑。

我并没有灰心丧气,我突然间想起了一句话:“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于是我再次爬上这棵树,坚信一定能拿下这只风筝。

我终于拿下了这只风筝,便拍了拍它身上的尘灰,然后把它放得很高、很高……谁料,绳索从我的手中溜走了,那风筝…… 二 分别 分别之际,无言以对。

它的匆忙,它的背影,却令我这样浮想联翩…… 当风筝飘去之时,我只能抬起头,眼睁睁地看着它自由自在地飘走;当紧握在手中的绳索与我的手分离之时,我只能默默地叹息,两眼模糊地望着风筝与绳索越飞越高,离我也越来越远…… 抬头远眺,风筝已逝,泪盈满眶,不知所措。

看着风筝远去的背影,我只能在回忆中沉沦。

风筝逝去了,在高空中翩翩起舞,与鸟儿嬉戏,与云霞同行;风筝远去了,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一切都只是徒然罢了。

如果我不捡拾那只孤独的风筝,就不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就不会这样伤感,风筝也就不会飘走。

真的是我的错吗? 在红霞与晚风中,飘荡着逝去的风筝,我已无法挽回,无法寻找它的足迹,也无法寻觅它的去向,只知道它曾在夕阳下匆匆掠过它那渺小的身影。

含泪忍言:“别了,逝去的风筝,祝你一路顺风!” 三 守候 我倚在窗边,秋风吹起了白纱帘。

昔日风筝逝去的情景仍旧历历在目,脑海里常闪过那风筝的影子,我难以忘怀当时的情景。

匆匆啊!一转眼秋天便来临了,但风筝却不见踪影,我只能默默地叹息、叹息…… 我多么期待它能归来啊!但是这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是完全没有可能实现的。

但我心中却蕴藏着一种坚定的信念—它一定会飞回来的! 一阵凉爽的秋风扑面吹来,树叶被吹得翩跹零落。

我望着一望无垠的湛蓝天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逝去的风筝,你身在何处呢? 于是我又涔涔地低下头,默默地叹息、叹息…… 四 归来 冬天来了,大地一片白茫茫,我伫立在雪地上,望着这从天而降的皑皑白雪,又一次勾起我对风筝的思念…… 我想念当初偶拾风筝的地方,于是我便身向那树林跑去。

来到树林,看见那棵树,不禁泫然泪下。

忽然,那只逝去的风筝停留在我脚下,我暗暗自喜,拾起那风筝,凝然一笑。

百度

一篇100字的 风筝节 英语作文

My Hy WeekendOK,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weekend.I am going to do many things and be very busy on the weekend. So I do my homework on Saturday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I am going to do housework with my mother. Because I am a good girl, I am helpful at home. On Sunday morning, I a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with my parents. In the afternoon, we are going to the park together. Because there is a kite show. And my grandparents likes making kites. I think, we can see many beautiful kites there. And we are going to buy some beautiful kites, too. Then, we are going to fly the new kites, that's fun. In the evening, we are going to he a big dinner. We are going to he fish for dinner. Because my grandparents likes eating fish. And my grandma cooks fish well. After dinner, we are going to watch TV together. We are going to be very hy.This is my hy weekend. I like my weekend very much. What about your weekend? Can you tell me?

如东洋口港风筝节作文

我的家乡在海天相连的南黄海之滨,犹如一张伸向东方的巨掌。

这里有浩淼无边的东方第一大滩涂,有蜿蜒百里的范公堤,有风味独特的天下第一鲜。

星期六下午,我们一家来到来到洋口港,我脱掉了鞋子来到沙滩上,只见一望无边的沙滩上坐落着几个观海亭。

我们向其中的一个走去,站在亭子里向周围看去,远处雪白的浪花一浪接着一浪,永不停息,都争先恐后地涌上岸滩;一阵海风呼呼吹过,浪花用力拍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哗哗”的声音。

辽阔的海面上海鸥在自由自在地翱翔,各式各样的渔船络绎不绝地在大海上航行,不时还有渔歌海面荡漾。

向美国笔友介绍第35届潍坊风筝节的作文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的玩具. 宋朝风筝已在民间广泛流行.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先是传到日本和朝鲜等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元代在中国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 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县志》也记着:“清明,小儿女作纸鸯,秋千之戏,纸鸯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之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维妙维肖,奇巧百出.清末,潍坊已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全国许多地方的商贾都来潍坊购买风筝,一时间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涌现出了一大批手艺高超的风筝艺人. 潍坊风筝主要有三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突出.据说是受了龙骨水车的启发而制造的.现在已发展成许多品种,小的可放在掌上,大的有几百米长,造形、色彩也各不相同,从很简单的白纸糊身,红纸糊头,不画一笔,不染一色的蜈蚣风筝,到色彩缤纷,绘金描银的九头神龙风筝.从构思奇妙的二龙戏珠到三条巨龙在空中呈“y”,字形飞行的“哪吒闹海”,真是千变万化,“奇巧百出”. 潍坊的长串风筝除蜈蚣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题材.如“梁山一百单八将”是把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做得个个形态不同,栩栩如生,放上天去排成一队,各持兵刃,随风飘动,这时你也许会隐约地感到有战鼓催阵,好像他们正要出发,去打下大宋朝庭…… 年4月,在潍坊的北海滩上放起了一条巨型龙头蜈蚣,头高4米,长4米,腰节直径1.2米,这个风筝共长320米,当时在全国是最大的了.现在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邀请朋友参加风筝节 英语作文

Now we are enjoying Huamei English summer Camp of 2010 during the hot summer. We like this camp because it's very beautiful and there are lots of kind teachers here. Especially we he a lot of fun.We he different kind of classes in this camp, such as Hy English Classes, Cambridge English & Olympic Math Classes and Foreign Teachers' Classes. We really enjoy the study of English and maths here.And we also he variety of interesting activities. Every afternoon we he o hours of activity classes or training classes. We he great fun during these classes.At this camp, besides study we also enjoy some other activities. We can watch movie, buy snacks in the English shop with the dollar given by teachers as prizes, do English dancing, sing English songs, take part in the English Café and some other parties. They are so wonderful and great!

风筝节在我们国家有许多欢庆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风俗,比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春节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等等。

那么我就设计了一个属于我们儿童的节日—风筝节。

风筝节也有自己的习俗—放风筝。

可不是简单的放风筝,是要比赛的,就像端午节赛龙舟一样。

我把风筝节定在了5月1日,因为那个时候的天气凉爽,有微风,适合放风筝。

赛风筝时也有游戏规则的,第一回合比赛时选出一位胜出的选手,进入待定区,第二回合也是选出一位胜出的选手,第三回合也是一样,但在第四回合时,只有前三回合胜出的选手一决高下,选出冠军、亚军、季军,获得不同大小的奖杯,这是风筝节的一部分,在下午时,我们将会在冠军家里联欢,听冠军的获奖感言,与大家分享。

如果比赛那天风太大,比赛延迟几天,但晚上活动照样进行,不改变。

如果下雨比赛照样推迟几天。

我设计的风筝节是不是很有创意呢?如果真的有风筝节那该多好啊!那我们就可以玩耍、比赛、分享乐趣了。

风筝节是属于我们孩子的,就像六一儿童节一样,给我们带来欢乐。

风筝节也是一样,上午比赛,下午狂欢,真的是我们儿童的童话节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 ? 风筝节的来历

中国的气候(climate of China) 中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东半部具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即冬季盛行大陆季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海洋季风,湿热多雨。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西北地区则因僻处内陆,为海洋季风势力所不及,具有西风带内陆干旱气候。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最主要者为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洋流、地形及大气环流。这四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 中国领土南北延伸约50 纬度。由于纬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就有显著差别,因而导致太阳天文辐射南北各异。尤其是在冬季,南北的太阳辐射量的差值就特别大。例如在冬至日,漠河地区与海南岛南端太阳天文辐射分别为509.9 焦耳/平方厘米·日与2546.5 焦耳/平方厘米·日。夏季,白昼长度随纬度增高而加长,部分地补偿了太阳高度角上南北差异的影响,太阳天文辐射南北差异不大。例如在夏至日漠河与海南岛南端太阳天文辐射相差仅254.6 焦耳/平方厘米·日。但就全年平均状态而论,则为南多北少,其差值甚为显著。这是中国气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夏季差异小,气候具有水平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大气透明度和云量等的影响,中国年均日照时数以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为最大,超过3000 小时。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江南丘陵及西藏东南察隅地区最小,约为1000~ 2000 小时,其余广大地区多在2000~3000 小时。中国各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334.4~919.6 千焦耳/平方厘米。其分布形势与日照长短相对应,西藏高原达627.0~919.6 千焦耳/平方厘米,新疆盆地约为501.6~678.8 千焦耳/平方厘米。东部地区最低值在川、黔,为334.4~376.2 千焦耳/平方厘米。由此向东、向北又逐渐增加,至华北、内蒙古一带为585.2~643.4 千焦耳/平方厘米,东南沿海及东北地区约为459.8~501.6 千焦耳/平方厘米。各月总辐射量分布更复杂,最小值大多出现在12 月~翌年2 月,最大值出现时间受雨季影响很大,珠江、长江一带在主要雨季过后的7 月,华北、东北分别在雨季前的6 月及5 月,西南地区则在季风雨季前的3~4 月,进入雨季后仅在7 月出现全年最低值。上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气温的季节变化和由春入夏升温的速度。中国各地辐射平衡值,除北纬40°以北地区冬季出现负值以外,大部分地区全年均为正值。年均辐射平衡值以海南岛为最大,约292.6~334.4 千焦耳/平方厘米。川黔地区最小,约146.3 千焦耳/平方厘米。西藏高原西部及东北和内蒙古北部、北疆一带亦小于167.2 千焦耳/平方厘米。其他大部分地 区为209.0~292.6 千焦耳/平方厘米。海陆位置和洋流 中国由于海陆物理性质不同所导致的下垫面热量状况的差异,表现突出。冬季大陆气温明显低于海洋,尤以高纬地区更甚。相反, 夏季大陆易于增温,气温明显高于海洋,而非干旱的大陆和海洋亦均为水汽源,低纬地区尤明显。在上述变化中,受地形和面积的影响,大陆的升降温都比海洋快,是变化的主导方面。海洋虽是稳定因素,但也与洋面性质和大小有关。东亚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大陆上冬季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和夏季印度热低压的形成。海上情况则正相反。高低压的生成、分布和性质的季节变化破坏了行星环流的带状分布规律,引起海陆间空气质量的季节变化和输送。因而欧亚非大陆是这种季变的最大中心,约占全球交换量的一半。亚洲大陆是海陆空气质量最大季变中心的核心,形成了著名的东亚季风。具体的海岸形式、走向行风向的相对位置及距海远近等的差异造成各地局部气候差异。中国内陆地区常年得不到海洋气流的调节,气流的大陆性表现非常明显。南疆沙漠的形成除因高原影响外,亦与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有关。中国沿海洋流有太平洋西部的黑潮暖流和自渤海南下至台湾海峡的沿岸流(寒流)。黑潮距中国海岸较远,冬季又盛行去岸风,对中国增温、增湿作用不大,但春夏对沿海气温和台风活动及梅雨的盈亏等有一定影响。沿岸流使近地面层空气稳定,利于海雾形成。中国沿海雾的季节变化受其影响很大。地形 中国为多山国家,地形对中国气候影响颇大,尤为多种局地性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最为明显,高原本身不仅通过对周围大气的直接加热和冷却作用,形成独特的高原寒冷气候,明显地破坏了气候按纬向呈地带性分布的一般规律,还通过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周围地区的气候特征。高原的突出地形容易加强它南北两侧的气流的东西成分和其东侧的南北成分,能引起5000 米以下西风气流的绕流、分支和汇合,直接对中国东部气候季节变化和雨带位置起着制约作用,还对南北气流和水分交换起阻碍和扰动作用。因此,冬季则有利于北侧蒙古冷空气的积累加强及沿其东侧向南的侵袭,加强了冬季风。夏季又阻挡了印度洋暖湿空气直接向北的输送,但却有利于高原东侧偏南气流的盛行,因而高原对中国西北地区冬冷夏热的干旱气候形成及中国东部温湿季节变化明显的季风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季风结构复杂亦与青藏高原有关,在高原附近对流层低层,中国东部主要是海陆季风。在中低层高原附近受高原上气压系统的控制形成高原季风,冬季表现为高原北侧和东侧为西风,南侧为东风,夏季正相反。对流上层还有冬夏间西风和东风带的季节交替,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高原季风有加强和扩大中国东部季风活动范围、影响其进退速度的作用。此外,夏季高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还在南北方向形成一个在高原为上升气流,在两侧为下沉气流的垂直环流,并以南侧者为主,称为经圈季风环流,正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哈氏环流方向相反。中国许多大体东西走向的山系亦对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换起障壁作用,常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如秦岭即为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界线。北起大兴安岭,西南至云贵高原的第二级台阶地形的边缘,阻挡夏季风入侵,大 体为中国东部湿润气候和西部干燥气候的分界线。山地还通过对局地气流的阻障作用改变了气温和雨量分布。通常迎风坡多雨、湿润,背风坡少雨、干燥;在山地,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形成气温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山地气候等。大气环流 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东亚季风环流是影响中国气候最直接的因素。冬季高空基本气流为西北风,低层自北向南分别盛行干冷的西北、北和东北季风;夏季高空北纬30°以北为西风,以南为东风,低层自南向北为湿热的西南季风和偏南到东南风,因而形成了随盛行风的转变,在环流、天气系统、气团性质等方面都发生明显变化的气候特征(见中国的气旋)。四季流场与季风进退 中国四季流场各有特点,冬夏季风的季节替过程,不但规定了季风区域,还因环流、地形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形成了各地的气候差异(见中国的季风气候)。①冬季。冬季环流约始自10 月中旬,结束于翌年4 月中旬,其中以12 月~翌年3 月初是冬季风的全盛期。冬季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势力强大的冷高压区。青藏高原的存在和它形成的低温高压中心叠加在蒙古高压之上,都使高压势力得到加强。这时在地面图上蒙古高压控制着整个亚洲大陆, 成为干燥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源地。在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一个低气压,它是西来气旋的总汇。在赤道以南的太平洋和印度洋面亦为低气压。由蒙古高压发散出来的气流,一支向东流向阿留申低压;一支向南可达赤道附近的南海,这是中国冬季风的南限。西限受地形影响及于青藏高原的北缘和东缘,形成一条地形锋,其东南一段即“昆明准静止锋”,是为冬季大陆冷气团与西南暖气团之间的锋面。在冬季风盛行时期,中国大部分在单一的极地大陆气团(Pc)控制下, 天气寒冷干燥,只有当它在向南流动的过程中与较暖湿的地面或海面接触, 下层不断增温增湿,逐渐形成变性极地大陆气团(NPc),特别是在暖海洋面变性,从海上回流,再与新鲜的极地大陆气团相遇而形成锋面时,会出现阴雨天气。云南高原受蒙古高压影响较小,而常受热带大陆气团(Tc)所构成的西南暖流所控制,天气晴暖干燥,形成中国冬季的温暖中心。但在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会出现阴雨天气。冬季大陆高空为盛行西风所控制,在3000 米以上的高度上受青藏高原的阻障和分支作用,西风急流在高原两侧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是副热带急流, 北支是极锋急流,并在东经140°附近形成西风带平均大槽,东经90°附近高原北侧形成平均脊,在对流层中上部皆维持这一“西脊东槽”形势,在槽后冷平流的诱导下,蒙古反气旋频频南下,冷空气向南爆发常形成寒潮天气。寒潮是中国冬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强大的寒潮会引起中国大面积地区的剧烈降温、雨雪和大风等天气。侵入中国的寒潮冷空气大都源自欧亚大陆北部北冰洋等地,移入中国前常在西伯利亚中部(北纬43°~65°,东经70 °~90°)积累加强(这一地区称为寒潮关键区),然后南下,并不断减弱。寒潮本身是冬季风活动的一种形式,也具有北强南弱的特点。华南地区冬季强冷空气入侵的次数为黄淮地区的1/2、东北地区的1/3、引起的降温幅度也比北方少。②春季。是冬夏环流的过渡时期,高空南支西风急流于3、4 月间先后两次明显减弱、北移。北支位置变化不大,但强度减弱。同时南亚平均大槽也明显减弱,中国上空基本气流由西北渐转为西风。相应在地面的活动中心也 发生变化。高纬的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两个活动中心逐渐减弱,并分别向西和向东移动。低纬开始建立南亚印度热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并不断向北扩展。同时形成了东北低压及鄂霍次克海高压。自黄海到日本一带形成变性高压区,华北、华东出现南风的机会增多。在它的影响下,华北和东北开始出现少量春雨。西北和华北的西南部常出现一连串分裂的小型反气旋环流,它与由青藏高原南侧绕流而来的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明显的切变线, 冷暖空气交绥,江南容易产生降水过程。同时热带海洋气团开始进入华南, 极锋逐渐向北推移,南方进入春雨季。总之,春季高空西风带虽逐渐北移,但波动较多,地面南北冷暖气流交替消长,形成气旋活动频繁、天气多变的特点。③夏季。从6 月初~8 月底,海陆温压场形势起了根本变化。在地面图上蒙古高压已不复存在,印度热低压却强烈发展。青藏高原的增温亦比四周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快,高原近地面层也由冬季的冷高压变成热低压,从而更加强了大陆热低压的形势。海上的阿留申低压已隐而不显,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却非常强大。上述两活动中心成为夏季控制中国天气气候的两大环流系统。中国大陆盛行由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其风向在东亚主要为东南风, 在南亚为西南风。东南季风的最北界限可达内蒙古,相当于盛夏极锋到达的最北位置。中国西南季风盛行于青藏高原南部、云贵高原西部和南岭以南的珠江流域,其北限可视为热带辐合带的北限。在此界限以南夏季为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替的地区。就高空环流形势而论,从6 月中旬开始,亚洲上空气流经历一次最明显的变化,行星风带跳跃式地向北推移。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西风急流突然北进,原来位于南海上空的东风气流移到高原南侧。西风带明显向北收缩。平均槽脊位置几乎与冬季相反,强度也较冬季为弱。东亚平均大槽消失,变成鄂霍次克海浅脊,在乌拉尔地区亦出现高脊,在两脊之间建立一大槽。中国北部上空仍为西风带系统,即温带西风和副热带西风气流,西部受性质不同的大陆副热带高压(低层为大陆热低压)控制,南部则分别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热带东风系统影响。环流形势远较冬季为复杂。夏季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来自热带与赤道海洋洋面,一般称为热带海洋气团(NTm)与赤道海洋气团(NEm),二者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降水的形成。中国的主要雨带和雨季大多与夏季风的消长有关。主要雨带大致位于夏季风前沿,随夏季风的进退而南北移动。平均每年4 月下旬华南夏季东南季风盛行,5 月中旬华南沿海形成一大雨带。以后逐渐北移,6 月上旬雨带移至南岭以北,使东经100°以东的华南地区出现春雨期。6 月中旬,地面太平洋高压脊线由北纬15°突然北跃到北纬20°~25 °,夏季风北进到华中地区。在高空“两脊一槽”形势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槽前暖平流区,南来的暖湿气流源源北上,同时槽后冷平流也促使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冷暖气流在长江流域交绥产生锋面(极锋)和气旋活动。由于鄂霍次克高压的阻塞作用,在江淮流域维持着一段较稳定的、持续的降水过程,此时正值当地梅子成熟时节,故称为“梅雨”(见中国的梅雨)。7 月中下旬,亚洲上空西风带再次经历一次剧变,北移到最北位置。地面太平洋高压进一步向西向北扩展,高压脊线从北纬25°再次北推到北纬30 °附近(北纬25°~35°),夏季风开始在华北盛行。至此,环流形势从初夏进入盛夏。 在盛夏期间对流层低空(1.5 公里高度)中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南风, 仅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盛行西风系统,两支气流在黄河上游汇合形成一条切变线。在其移动过程中产生降水。地面极锋移到其最北位置,雨带再次北移到黄河流域,稳定于北纬40°以北地区,形成华北、东北的雨季,是为夏季风鼎盛时期。江南则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同时西南和华南地区由于西南季风前沿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又出现大雨带,使华南一年中出现两个汛期。在夏季风活动期间,中国还受到台风的影响。据研究,至少有85%的台风产生在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汇合的热带辐合带上,此外,副热带高压南缘东风带上还经常产生东风波,在东风波上发展起来的台风约占10%。如东风波移到热带辐合带而使两个系统结合时,产生台风的可能性就更大。中国是世界受台风影响最严重国家之一,有4/5 以上的省区均可受到台风的直接影响(见中国的台风)。④秋季。是环流的过渡季节。变化过程与春季相反,但速度却较之为快。9 月上旬,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又复相继出现。两者与印度低压和北太平洋副高压同时成为秋季的地面四大活动中心。在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影响下,冷空气很快南下侵入华北和中国东部地区。对流层上部副高压脊线亦逐渐南移,但速度较慢,因而在中国东部地区秋季有一段时间地面为冷高压, 而高空仍在副热带暖高压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但在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影响,极锋南撤较缓,产生秋雨绵绵的天气。南海在9 月份仍受热带辐合带控制,两广及台湾省沿海台风活动仍甚频繁。10 月中旬,亚洲上空气流又发生一次突变,高空西风带迅速向南扩展, 副热带西风急流又回到青藏高原南侧,副热带高压脊线南撤到中南半岛,东亚大槽又重新建立。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又恢复到冬季的环流形势。东亚大气环流冬夏的明显差别,及过渡季节环流改变的突然性是其他大陆上所没有的。由环流的季变而引起的天气气候的季节差异,也是东亚独具的特色。中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 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过渡季节较短。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都很大,因逐年冬夏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弱不同,使一些地区常出现冷暖旱涝等异常现象。①气温。与同纬度地带相比,中国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甚大,且越向高纬、愈向内陆愈大。年均温的分布,在东半部地形较平坦地区受纬度影响明显,北冷南暖;从东北北部(漠河为-5.0℃)至南海诸岛(西沙岛为26.4 ℃)相差30℃以上。西半部受地形影响显著,青藏高原除东南一隅外,大部分地区在0℃以下。在高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年均温差异也很大,形成垂直气候带。冬季1 月均温等温线除山地外大致与纬线平行,最低值出现在黑龙江省北端的漠河为-30℃(1927 年1 月26 日在西藏那曲地区海拔4677 米处测得最低温度为-55℃),台湾岛南部和海南岛南部则在20℃以上。平均每向北增加一度纬度,气温递降1.5℃,与全球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偏低15~20℃,黄淮流域偏低10~15℃,长江以南偏低6~10℃,华南沿海则偏低5℃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受大陆季风影响所致。中国在隆冬1 月约有3/4 的陆地均温在0℃以下。0℃等温线在东部大致东起淮河,经秦岭至东经105 °处,沿四川盆地西缘折向西南,穿过横断山脉到高原东南沿林芝、德让宗一带。有些东西向的山脉对气温的影响非常显著,例如1 月平均8℃等温线几乎和南岭平行。长江流域大致在0~8℃。但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和大巴山的双重屏障,又处于青藏高原的东侧,气温偏高。秦岭是中国气候的重要界线。在昆仑山、秦岭以北,天山、阴山以南,1 月均温约-12~0℃;天山、阴山以北和吉林、黑龙江省大部地区约-22~-10℃。大兴安岭北部和阿尔泰地区在-30℃左右。青藏高原一般在-24~-10℃。中国冬季除青藏高原外,有3/4 国土受寒潮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和霜冻。青藏高原则全年高寒,夏季亦见冰霜。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约自10 月~翌年4 月在长达7 个月的时期内最低温在-5℃以下,且大部分地区的绝对最低温在-30℃以下。1969 年2 月13 日黑龙江省呼玛县漠河镇曾出现-52.3℃的低温。最低气温在-40℃以下的严寒日数为35.1 天。青藏高原3000~4000 米以上的地区虽各月都可出现0℃以下的最低温,但绝对最低温一般都在-30℃以上。南岭山脉以南除个别年份外,最低温都在0℃以上。中国夏季最热月多出现在7 月份,仅少数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海南岛部分地区及滇南,最热时期出现在雨季前的6 月或5 月。东部沿海受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如大连、青岛、舟山等地则出现在8 月。7 月气温分布,全国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地7 月均温低于20℃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大都在20~28℃。东部平均每一度纬度温差仅为0.2 ℃。漠河与西沙的温差仅为10℃左右。闭塞的盆地及内陆低洼地区出现高温中心,如鄱阳盆地7 月均温达30℃以上,月均最高温高于34℃,极端最高温达39℃以上。吐鲁番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火州”,其7 月均温达32.8℃,最高气温不低于35℃的炎热天数达100 天之多,平均最高温达40℃以上,绝对最高温曾达48.9℃。中国北方普遍是春温高于秋温,南方则多是秋温高于春温。②降水。中国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雨热同季,降水变率较大。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与夏季风的关系最为密切。400 毫米年等雨量线大致与夏季风影响所及的界限相当,800 毫米年等雨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平行。台、粤、桂、闽、浙、赣、湘和川、滇、藏的一部分地区正常年降水量在1600 毫米以上,其中浙闽粤和川西一些山地及喜马拉雅山南坡年降水量在2000 毫米以上。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超过2000 毫米,其中高山地区达3000~4000 毫米。在基隆东南的火烧寮,因位于迎风坡地年均降水量达6000 多毫米,是中国年降水量最多之地,降雨最多的一年竟达8000 毫米以上,是中国年雨量最高记录。在背风面的澎湖列岛年降水量仅800 毫米。在淮河、汉江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年份的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以上。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为800~1000 毫米。秦岭淮河以北大多少于800 毫米,但气候带的温度指标 气候带≥ 10 ℃积温及其天数最冷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备注Ⅰ北(寒)温带< 1600 ~ 1700 ℃(< 100 天) <-30 ℃ <-48 ℃ Ⅱ中温带1600 ~ 1700 ~ 3100 ~ 3400 ℃ (100 ~ 160 天) -30 ~-10 ℃ -48 ~-30 ℃ Ⅲ南(暖)温带3100 ~ 3400 ~ 4250 ~ 4500 ℃ (160 ~ 220 天) -10 ~ 0 ℃ -30 ~-20 ℃ Ⅳ北亚热带4250 ~ 4500 ~ 5000 ~ 5300 ℃ (220 ~ 240 天) 0 ~ 4 ℃ -20 ~-10 ℃ Ⅴ中亚热带5000 ~ 5300 ~ 6500 ℃ (240 ~ 300 天) 4 ~ 10 ℃ -10 ~-5 ℃ 云南地区5000 ~ 5300 ~ 6000 ℃ (240 ~ 300 天) 4 ~ 10 ℃ -10 ~-1 ~-2 ℃ 云南地区Ⅵ南亚热带6500 ~ 8000 ℃(300 ~ 365 天) 10 ~ 15 ℃ -5 ~ 2 ℃ 云南地区6000 ~ 7500 ℃(350 ~ 365 天) 10 ~ 15 ℃ -1 ~-2 ~ 5 ℃ 云南地区Ⅶ北热带8000 ~ 9000 ℃(365 天) 15 ~ 19 ℃ 2 ~ 5 ~ 6 ℃ 云南地区> 7500 ℃(350 ~ 365 天) 15 ~ 19 ℃ 2 ~ 5 ~ 6 ℃云南地区Ⅷ中热带9000 ~ 10000 ℃(365 天) 19 ~ 26 ℃ 5 ~ 6 ~ 20 ℃ Ⅸ南热带> 10000 ℃(365 天) > 26 ℃ > 20 ℃ Н高原气候区域< 2000 ℃(< 100 天) 长白山地区可达800~1000 毫米,是东北降水量最多之地。而往西北年降水量则明显减少,大兴安岭西部、内蒙古高原为200~400 毫米,西北内陆地区除新疆西北部达400 毫米外,大多不足200 毫米,是中国少雨地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许多地区年降水量均在20 毫米以下,成为干旱中心。青藏高原上的降水东南多、西北少,高原西北部估计在100 毫米左右。中国北方是夏雨冬旱,南方则是夏多雨冬少雨。淮河以北地区雨季短而集中,是夏湿冬干的夏雨区。如华北、东北等地7、8 两月雨量占全年60~ 70%,其中东北东部雨季稍长,7~9 月是夏秋雨区。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雨季虽长,但主要为春雨梅雨区,7 月初~8 月有一相对干旱期,入秋后又有秋雨,以西部较为明显。华南沿海地区雨季从4 月底~10 月中旬,前期4、5 月为东南季风大雨期,8、9 月为台风雨期,中间6、7 月也有一相对干旱期。台湾东北端冬季为迎风海岸,是中国唯一的冬雨区。西部高原地区干湿季明显,雨季约从5 月下旬~10 月下旬(东部至9 月),雨季降水量比干季大9 倍左右。西北干旱地区则全年少雨。中国年降水变率分布大体为降水量多的地区变率小;降水以气旋雨、地形雨为主的地区变率也较小;而降水量少、台风雨、对流雨多的地方变率大。中国东半部北纬30°以南地区是年变率最小的地区,大都在10~15%,但沿海地区因台风影响较多,变率在15%以上。往北至华北平原一带,夏雨比重大,形成一高变率中心(超过30%)。东北地区气旋雨较多,一般在10~15% 左右。西北干旱地区变率最大,但已无实际意义。中国气候区划19 年中央气象局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中,将中国气候区划分为气候带、气候大区和气候区3 级: 第1 级为气候带,以日均温大于10℃的积温、最冷月均温和年极端最低温等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指标,自北向南将中国划分为9 个气候带,并将青藏高原另列为高原气候区域。各气候带的温度指标见表。第2 级为气候大区,用年干燥度(指有植物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作为划分气候大区的指标。年干燥度小于1.00 为湿润(A); 1.00~1.49 为亚湿润(B);1.50~3.49 为亚干旱(C);大于3.50 为干旱(D)。将上述气候带又划分为18 个气候大区。第3 级为气候区,主要用季干燥度作为气候区的指标,东北地区冬季很长,用积温作为指标;青藏高原因属高原气候,故用最热月均温为指标;再细分为45 个气候区。根据这一划分,中国大陆绝大部分都分属从中温带到南亚热带的各气候带,仅东北北端属于北(寒)温带,台湾南部、雷州半岛以南及云南南部局部地区分属北、中及南热带。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的界线约在北纬34° 附近的淮河秦岭一线向西至东经104°后,再折向西南到贡山附近。这条界线及南亚热带的南界是中国气候上两条较重要的分界线,也是争论较大的界限,尤其是后者,或认为还要北移,包括整个台湾至梧州、南宁以南地区都属北热带。在上述气候区划中,干旱气候大区的界限约与夏季风的内陆界限相当, 青藏高原气候区域的界限大致与图中的线4 相当。